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癌症疫苗能带来多少希望

[日期:2016-04-20] 来源:健康报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自4月15日开始的这一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何更好地预防肿瘤,很多人寄希望于疫苗。然而,40年前,自美国打响肿瘤疫苗研发的第一枪后,这场肿瘤疫苗防治战到底进展如何,人们又可以给予怎样的预期呢?
      ■三次往返香港的疫苗之旅
      丸子(化名)在某跨国医药咨询公司工作,第一次听说宫颈癌疫苗是2009年。“打疫苗能防癌?我着实激动了一番。”在网络的帮助下,丸子得知很多研究已证实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但在我国内地还未上市,较近的接种地点在香港。为了防癌还得办港澳通行证?丸子很是纠结。
    直到2011年,时年25岁的丸子决定为防癌走一遭。因为她得知,宫颈癌疫苗也有最佳接种年龄。“各国对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规定不一,全球范围是9岁~45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年龄是9岁~26 岁,也有机构建议11岁~12岁。”丸子先在上海市做了病毒检测确定没有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然后与香港一家公立医院电话预约,启程去了香港。
      丸子告诉记者,宫颈癌疫苗需在6个月内分3次注射:首针后2个月打第二针,4个月后再打第三针,要计划好时间安排行程。目前,香港的医院和诊所都可自费接种,一针合人民币1000元~1200元,算上往返机票、住宿费等,完成全部注射,丸子的花费约需1.5万元。丸子说,有人觉得3次往返香港费用高,选择托人带疫苗回来在内地注射。但接种护士告诉她,疫苗对运送、保存有严格要求,如处理不慎导致疫苗变质,轻则影响注射效果,重则导致不可预测的反应发生。此外,丸子建议每次接种后最好在香港多留一天,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就诊。
      能像丸子一样了解宫颈癌疫苗并愿意去接种的女性并不多。据我国一项多中心人群调查显示,仅15.6%的女性听说过宫颈癌疫苗。一位女士对记者坦言:“去香港注射太折腾人了,没有时间和精力,费用也太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副主任赵方辉介绍,目前宫颈癌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病因明确,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有10几种,这3种疫苗均是型别特异性的,分别对抗其针对的病毒型别。大量临床试验表明,3种疫苗对各自覆盖的病毒型别引起的宫颈癌的保护作用几乎均达到100%。”赵方辉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快宫颈癌疫苗的研发、临床验证及审批工作”。
      记者了解到,宫颈癌四价和二价疫苗2006年已在国外上市,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使用,九价疫苗也于2014年上市。目前,国内研发的二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尾声。由厦门大学自主研发的宫颈癌疫苗正在北京、江苏、广州、山西、河南等地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哪些癌症能靠疫苗预防
      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上已上市的癌症疫苗有10多种,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黑色素瘤、宫颈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早在2012年,世界上癌症疫苗研发产品就已经超过850个,主要集中在发病率比较高的肿瘤领域。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
      癌症疫苗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含肿瘤抗原基因或肿瘤抗原肽的疫苗,分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类。预防性癌症疫苗是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宫颈癌疫苗就是典型代表。治疗性癌症疫苗则是针对肿瘤患者的三级预防。我国的治疗性疫苗还处于试验阶段。2015年9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鲁迪·马库斯教授曾在中国药科大学透露,最快1年时间内,针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性疫苗就将上市。
      “我国的预防性疫苗在胃癌、肝癌等方面进展较为明显。”赵方辉介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幽门螺杆菌(HP)疫苗是世界上首个获批的HP疫苗,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能降低一部分重度癌前病变或预防胃癌发生,有效率约为7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批准其上市。接种肝炎疫苗可对肝癌起到预防作用。我国国产乙肝疫苗早在1986年就已研发成功,并于2005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已达93%。
      ■癌症疫苗研发长路漫漫
      癌症疫苗研发是世界范围内的癌症防控热点。截至2015年年底,在国际临床试验官网上,共有1707项临床试验与癌症疫苗相关。其中,在我国或将在我国进行的仅有45项,中国内地37项,香港8项。就在这45项临床试验中,18项为与国际组织合作,27项属于我国自主研发。
      癌症疫苗在研发阶段要克服重重阻力。赵方辉说,肿瘤病因复杂,有时很难研发具有足够免疫原性的肿瘤相关抗原,无法充分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以我国女性目前发病率第一的乳腺癌为例,已知的危险因素仅可解释不到10%的发病风险,疫苗设计的失败风险非常高。同时,疫苗开发投入费用巨大且普遍周期至少要10年,到了临床试验阶段,也需要观察到足够的保护例数,才可以证明疫苗有效,历时漫长。
      另外,在癌症疫苗上市阶段,知晓率、价格等因素会影响疫苗在人群中的应用。如果是治疗性癌症疫苗,怎样选择目标投放人群?应用后如何评估疫苗在人群中的预防效果或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长期随访追踪。“要制备广谱的、强免疫原性的抗癌症疫苗,在设计癌症疫苗时就应充分考虑肿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需要资金支持,多方合作,才能保障癌症疫苗研发与试验顺利进行。”赵方辉说。
      “无论何种疫苗,均起不到100%的保护或治疗效果。发病因素比较清楚且具有有效一级预防措施的癌症并不很多。另外,预防性疫苗对于肿瘤防治的作用,还取决于人群接种覆盖率。”赵方辉说。
      赵方辉建议,开展早诊早治,积极进行二级预防应是目前我国癌症防治的重点。应及时推广癌症早诊早治的经验及技术,并加强基层防控队伍的能力建设。对健康人群在体检时加入癌症筛查项目,在高危人群和地区加强特定肿瘤的筛查监测。比如,在食管癌的高发区域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筛查法筛查,近10年来取得显著成果。同时还应探索适宜我国的肿瘤综合预防模式,控制肿瘤发病上升速度。□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