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举办第29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上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且位居全国前列,但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专家认为,肿瘤干预需要“前赴”,即提前一步做好发病管理,以人群筛查、早期诊断带动健康教育;同时需要“后继”,即做好诊治后续的生存管理,从生命全过程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全方位支持。
发病管理:
以人群筛查带动健康教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郑莹教授介绍,上海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最明显的特点是与欧美国家相近:“生活方式癌”已然普遍。
“近年来监测数据显示,上海的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持续上升,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等发病率持续下降。”郑莹分析,以消化道肿瘤为例,我国传统高发的上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等,在上海得到显著控制,这与膳食营养改善、感染和癌前期病变控制相关;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等在上海出现发病迅速上升的现象,主要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比如吸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膳食、静坐生活方式等。
郑莹认为,“生活方式癌”的干预,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政府立法和人群干预项目对全人群进行防控。
“上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也在于筛查等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郑莹说,例如,上海自2011年起开展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至今已累计开展粪便隐血初筛检查300万人次,大肠癌诊断时的早期比例从12.1%提高至52.8%。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市民对疾病防治的知晓率。2016年民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市民知晓度(71.6%)和关注度(70.8%)均名列第二。项目实施以来,上海居民对大肠癌常见症状(大便异常改变、下腹部疼痛)知晓率从47.3%提升至60.4%,对粪便隐血检查的认知率从2.2%提升至71.8%,对肠镜检查的认知率从3.7%提升至42.5%。
郑莹指出,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诊疗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已成熟的癌症筛查措施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探索我国人群癌症筛查在公共卫生政策上的突破——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同时,做好肿瘤防治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对肿瘤核心知识的知晓率。
“我们可以将通过筛查获得早期诊断、良好预后的数据向公众证明,完全不必‘谈癌色变’,只要树立科学防癌理念,就能实现对肿瘤的有效防控。”郑莹说。
生存管理: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上海正迈入深度老龄化,人群年龄越高,患癌风险越大。比如,20岁的人患癌风险为万分之二,而85岁的人患癌风险可达1/5,两者相差100倍。”郑莹说,但上海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的同时,死亡率却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为266/10万。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公布的监测资料显示,上海现有恶性肿瘤患者超过35万人,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53%,高于国家癌症中心报道的30%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郑莹看来,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一方面归因于诊疗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亟须重视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的生存管理问题。“肿瘤是一种慢性病的理念已得到国际认可,但老百姓的想法还没有转变。”郑莹说:“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社会要关心肿瘤患者,但如何才是真正的关心?并不是把肿瘤患者‘隔离’开来,而是把他们当成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的慢性病患者来看待。同样,肿瘤患者及其家人也要有这样的理念: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临床、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多方支持与协作,各司其职。”
郑莹认为,上海如今的医疗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但另一方面,对于患者预后与康复阶段的管理依然缺失,而上海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如何满足肿瘤患者在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当患者出院,后续的家庭康复、社区治疗如何跟进?当患者处于晚期阶段,临终关怀是否可以及时给予?
“对于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上海已在进行各种探索与尝试,比如通过专科医联体,发展社区的后续康复功能;通过推进舒缓疗护,提升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培养医务社工与志愿者,给予肿瘤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社会支持等。”郑莹说,最为关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迈出第一步的信心。特约记者 宋琼芳 通讯员 董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