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衰老过程中,行动受限并不等于社会隔离。Monique Tsang报道了关于如何利用新颖技术帮助老人保持身体健康和独立性。
对69岁的张奶奶而言,年纪不是学习的障碍。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她每周三都会参加邻舍中心为老年人开设的电脑课。自从三年前丈夫中风迁往养老院生活之后,她一直独居。她很少见到三个子女:女儿住在荷兰,两个儿子在中国大陆。电话一直是她与子女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
现在,她对因特网有了更多了解,她希望除了见面外,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孩子和孙子们保持联系,甚至是看到他们的面容。想起她在荷兰的女儿和外孙,她说:“我很想(见到他们)。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们了。我真的很想念他们”。
香港特别行政区岭南大学David Phillips是研究社会趋势对老龄化经历所产生影响的专家,他认为,移民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的一项因素,影响着整个亚洲老年人的护理和健康状态。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和年轻家庭成员的迁出或出国,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情况更加常见。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Phillips说,“听说在中国,有的村里几乎只有老人或由祖父母照料的小孩,找不到太多大学年龄段或年轻的工作年龄段的人”。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健康和健康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将重点关注老龄化与健康专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老年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年龄组。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20亿,几乎占四分之一的全球人口。人口老龄化在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最为迅速,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国家为应对这一重大社会转变而开发基础设施和开发工具的时间较短。到2050年,世界上80%的老年人将生活在这些国家。由于衰老,人们出现行动困难和癌症、中风及痴呆等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大。许多人由于孤单和贫困,还会容易患抑郁症。
世卫组织创新、信息、证据和研究部的Francis Moussy说,“虽然欠发达国家面临巨大挑战,但它们并非无法逾越”。他正在主持一项旨在提高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老年人医疗与辅助器械可及性的新项目。
“首先,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国家的需要和缺乏可及性的障碍,这样,我们才能够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他说。“之后,世卫组织的项目将重点关注促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适当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生产。这一项目将在贫困环境中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的设备。
印度钦奈市一家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护理服务的非营利组织Vision Age India的心理治疗师兼名誉会长Ravi Samuel说,在印度,互联网和手机大幅改善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联系。
据总部在美国的促进为老龄化而创新的工业联合会LeadingAge的科技专家Majd Alwan介绍,科技也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独立性。例如,专业医学人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监测和收集老年人的慢性病信息。科技还可协助老年人坚持服药、饮食和锻炼计划,有些技术能够发现并向专业人员警示潜在健康问题。例如,监测睡眠行为和厕所设备能够向护理人员发出尿道感染这一老年人常见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有些设备有助于老年人平安。运动和震动感应器能够察觉摔跤——一项老年人常见致残或致死原因,并发出求助信号。还有设备能监测炉灶使用,并在老年人忘记关火时发出警报。
然而,伦敦国王学院公共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员Jotheeswaran Thiyagarajan却对许多这类科技是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持怀疑态度。
他同意,手机能够极大地帮助老年人保持联系,而这是科技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他在印度开展研究,探访了1000多名老年人,据他研究,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也无一从那些较发达国家应用的科技中受益。
造成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费用。在印度,近70%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且很穷。他说,“所有的科技或科技发展都侧重于有钱去真正购买这些科技的城里人” 。 另外一个问题是适当性。Thiyagarajan特别提到那些为适合行动受限的人们居住而设计的“智能家庭”科技和改良。拥有 “能够升起椅子并将它们放在适当高度”的设备固然很好,“但有些家庭甚至连椅子都没有,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他说。“因此,当基本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时,又怎么能依赖这些科技呢?”
他强调,本地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看到人们的需要,然后发展科技。将科技直接硬塞给人们,要他们使用不会有成效”。他说,在印度,人们需要两种辅助设备。一种是能够改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的技术,以此弥补卫生诊所中医生给予各位患者的短暂会诊时间。另外一种则是简单的、能够帮助人们维持独立生活的器具,比如助听器和矫正眼镜。
另外,Thiyagarajan还指出,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创新必须由那些实际上将使用这些产品的人们进行测试。他说,对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许多老年人无法去医生那里看病,而社区卫生工作者每天都与社区中老年人接触,所以其参与至关重要。
Alwan说,创新设计还应促进卫生专业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如果开发一个针对家庭或护理人员的界面,他们最好在早期就参与其中”。
Alwan承认许多新科技面临成本障碍。大部分科技由较富裕的国家首先采用。“但随着这些科技成为主流,它们会达到一个价位,从这个价位开始,能够更迅速地扩散到世界上的其它地方”,他说。“我们看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直接过渡到移动卫生,手机成为测量和管理慢性病的工具。人们还可以用手机与几百英里外的医生联系”。
世卫组织的Francis Moussy说,科技并不一定要复杂昂贵。“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医疗器械。为了提高贫穷人口的可及性,应将医疗器械与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归入同一类别。
但是,科技发展可能会受到固有的文化实践和态度阻碍。据Thiyagarajan介绍,随着人们逐渐变老并越来越虚弱,他们可能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他问道:“那么,对于这些已接受了自己将经历的变化,并做好准备迎接死亡的人们,又如何能够真正激励他们使用科技,帮助他们延长生命?”
他还指出,科技并非总令老年人感到舒适,有些人还受到痴呆症和听力缺损等疾病限制。他说,“在卫生改革中,向科技投入资金之前,应注意老年人的偏好。能够对护理人员有帮助的科技可能更可取”。
为协助老年人独立生活,生活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从便于使用的电插座到无障碍公共交通,都非常重要。在人口高度密集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约三分之一的老人生活贫困),住区设有商店、药房、诊所和长者中心等许多设施。
张奶奶住在公共屋邨8楼的一间小公寓里。幸运的是,这座建筑有电梯,而且,如果她需要看病,诊所离她家步行只需要十分钟。她丈夫的养老院也只需要坐短途公车即可到达,她每周探望他两次。她参加的长者中心很便利,就在附近,每周都能去几次,保持自己有事做。除了计算机课,她还学唱歌,并定期打门球(一种类似槌球的团体运动)。
在欠发达的环境中,设施使用不便可能会对老年人构成重大问题。例如,Vision Age India的Ravi Samuel说,印度的公共交通系统 “全然不照顾老人”。“如果老年人无法负担私人交通工具,那么出门或参加社会宗教和家庭活动就会非常困难”。
关爱老人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David Phillips说,在通过城市规划、交通、住房和教育专家的参与,设计便于老人生活的空间时,“绝对有必要”采取跨部门办法。
还需采取跨代办法。“我认为,过于侧重日历年龄是错误的”,Phillips说。“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社区中人们的需求。有些35岁的人有着与70岁的人同样的残疾”。创建方便老人生活的空间可以产生双赢结果。他说,“适合老人生存的环境实际上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