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全球188个国家301种急慢性疾病和伤害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虽然中国人寿命有了不少增长,但由于非致死性疾病患病率和伤害发生率下降速度低于死亡率下降速度,我国居民处于带病生存状态的时间更长。腰痛、颈痛、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是国人带病生存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牵头的全球疾病负担项目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于近日在《柳叶刀》上发表。
研究者利用1990年~2013年期间,各国上报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对非致死性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了估算和分析,采用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这一指标,对非致死性疾病所致疾病负担进行了测算。
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腰痛、颈痛、糖尿病、年龄相关性及其他类型的听力损失是造成中国居民YLD的前5位原因。后5位原因是其他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肩部损伤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精神分裂症、缺铁性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焦虑症。男女性YLD的前10位原因基本一致。
在中国女性中,与1990年相比,2013年慢阻肺已取代偏头痛成为YLD的前10位原因之一。1990年~2013年,糖尿病和慢阻肺所致的YLD分别增长了144%和65%,而缺铁性贫血所致的YLD降低了31%。在中国男性中,糖尿病导致的YLD在1990年~2013年间增长了182%,慢阻肺所致的YLD增长了90%,而缺铁性贫血所致的YLD则降低了38%。
参与该研究的学者之一、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国清教授表示,从总体来看,中国跟全球患病情况基本一致,但颈痛与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我国颈痛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5.5%(相对百分比),糖尿病高出15.2%。此外,2013年食源性寄生虫病也进入中国男性YLD前10位原因之列。相关文献显示,此类疾病多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
“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非致命性疾病对中国人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大。”胡国清说,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强化慢病预防和伤害预防工作,相关政策执行和干预措施的落实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公众也应主动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研究还显示,我国前10位导致健康负担的原因中,有3项与心理健康疾病直接相关,包括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
参与研究的学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徐格林指出,我国尤其应关注心理健康相关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腰痛和颈痛也往往与长期的生活紧张和身心得不到放松有关。□健康报记者 谭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