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新区域管理机制,提升联防联控管理能力
(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1.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在全国环境保护部联席会议制度下,定期召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甘宁等跨省区域,成立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相关部门与区域内各省级政府参加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其他
城市群成立由主管省级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域内各地区轮值召开年度联席工作会议,通报上年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进展,交流和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
2.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机制
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管,确定并公布区域重点企业名单,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检查,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经过限期治理仍达不到排放要求的重污染企业予以关停。切实发挥国家各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的职能,加强对区域和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定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专项检查,组织查处重大大气环境污染案件,协调处理跨省区域重大污染纠纷,打击行政区边界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强化区域内工业项目搬迁的环境监管,搬迁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区域对新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
3.建立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
对区域大气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火电、石化、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项目,要以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重点产业环境影响评价为依据,综合评价其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征求项目影响范围内公众和相关城市环保部门意见,作为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
4.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围绕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要求,依托已有网站设施,促进区域环
境信息共享,集成区域内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重点源大气污染排放、重点建设项目、机动车环保标志等信息,建立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区域内各地市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流。
5.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
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实现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构建区域、省、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将保障任务层层分解。当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时,所在区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限产、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紧急控制措施。
(二)创新环境管理政策措施
1.完善财税补贴激励政策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火电、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及小锅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行业落后工艺的淘汰步伐,对符合奖励条件的项目,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工程资金支持力度。实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加速黄标车淘汰。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认真落实鼓励秸秆等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品比重。
2.深入推进价格与金融贸易政策 全面落实脱硫电价政策,继续执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
分步推进火电厂烟气脱硝加价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金融机构实施更为严格的贷款发放标准。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将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大的重污染产品列入国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开展高环境风险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3.完善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污收费政策
建立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当量核算方法,研究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研究制定扬尘排污收费政策。
4.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全面推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企业,应在2014年底前向环保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明确允许排放污染物的名称、种类、数量、排放方式、治理措施及监测要求,作为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继续推动排污权交易试点,针对电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5.实施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制度
对火电、钢铁、有色、水泥、石化、化工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实施环保核查制度。对核查中发现的环保违法企业,实施限期
改正、挂牌督办、限期治理、停产整治或关停。对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的企业,暂停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提供各类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不予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文件。环境保护部门向社会公告企业通过环保核查的情况,作为企业信贷、产品生产、进出口审批的重要依据。
6.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
完善火电厂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制度,探索在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方面开展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提高治污设施的建设质量与运行效果。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及机动车检测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7.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各地要实时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定期开展空气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对新建项目要公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重点企业要公开污染物排放状况、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定期发布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重污染行业企业、涉及有毒废气排放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大气环境保护,通过采取有奖举报等措施,鼓励公众监督车辆“冒黑烟”、渣土运输车辆遗撒、秸秆露天焚烧等环保违法行为。
8.推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人民政府应制定限期达标规划,按照国务院或者环境保护部划定的期限,分别在5年、10年、15年、20年内限期达标。直辖市的限期达标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限期达标规划经城市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经国务院授权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其他城市的限期达标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环境保护部备案。所有城市的限期达标规划要向社会公开。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对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全面加强联防联控的能力建设
1.建立统一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强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各省(区、市)按照“十二五”国家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的要求逐步开展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能力建设,同时在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外地区或区域输送通道上均匀布设一定数量的区域站。所有城市监测点位新增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等监测因子和数字环境摄影记录系统,开展全指标监测;区域站还应增加能见度、气象五参数等监测能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2012年底前完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其他城市群在2015年底前完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大气环境超级站建设。开展移动源对路边环境影响的监测。
全面加强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强化监测技术监管与数据审核。区域内所有监测点位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进行直联,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实时传输。省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负责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质控工作进行督查,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不定期检查、飞行检查及交叉质控。重点区域中所有631个市区监测点位和61个区域站均作为本规划空气质量目标监督、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表4 “十二五”重点区域城市点位数量及空气质量目标考核依据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十二五”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
北京 |
北京 |
12 |
12 |
32 |
57 |
121 |
|
天津 |
天津 |
15 |
13 |
54 |
45 |
96 |
|
|
石家庄 |
8 |
7 |
54 |
41 |
98 |
|
|
唐山 |
6 |
6 |
57 |
29 |
85 |
|
|
秦皇岛 |
5 |
5 |
41 |
25 |
64 |
|
|
邯郸 |
4 |
4 |
44 |
29 |
90 |
京津冀 |
|
保定 |
6 |
6 |
41 |
31 |
84 |
|
河北 |
承德 |
5 |
5 |
46 |
39 |
53 |
|
|
沧州 |
3 |
3 |
33 |
24 |
78 |
|
|
衡水 |
3 |
4 |
40 |
26 |
79 |
|
|
邢台 |
4 |
4 |
44 |
24 |
82 |
|
|
张家口 |
5 |
5 |
51 |
23 |
60 |
|
|
廊坊 |
4 |
3 |
43 |
30 |
78 |
长三角 |
上海 |
上海 |
10 |
10 |
29 |
50 |
79 |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十二五”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
|
南京 |
9 |
6 |
36 |
46 |
114 |
|
|
无锡 |
8 |
7 |
47 |
46 |
88 |
|
|
徐州 |
7 |
6 |
44 |
26 |
88 |
|
|
常州 |
6 |
4 |
34 |
28 |
97 |
|
|
苏州 |
8 |
8 |
33 |
54 |
90 |
|
|
南通 |
5 |
5 |
33 |
29 |
97 |
|
江苏 |
连云港 |
4 |
4 |
38 |
25 |
90 |
|
|
淮安 |
5 |
3 |
31 |
33 |
95 |
|
|
盐城 |
4 |
3 |
39 |
23 |
122 |
|
|
扬州 |
4 |
4 |
33 |
23 |
96 |
|
|
镇江 |
4 |
4 |
24 |
36 |
97 |
长三角 |
|
泰州 |
4 |
3 |
39 |
32 |
87 |
宿迁 |
4 |
3 |
31 |
22 |
99 |
||
浙江 |
杭州 |
11 |
10 |
34 |
56 |
98 |
|
宁波 |
8 |
5 |
31 |
53 |
96 |
||
温州 |
4 |
4 |
28 |
58 |
85 |
||
嘉兴 |
3 |
3 |
42 |
45 |
93 |
||
湖州 |
3 |
3 |
18 |
46 |
86 |
||
绍兴 |
3 |
2 |
55 |
42 |
95 |
||
金华 |
3 |
3 |
36 |
48 |
67 |
||
衢州 |
3 |
3 |
20 |
28 |
65 |
||
舟山 |
3 |
2 |
15 |
24 |
61 |
||
台州 |
3 |
3 |
29 |
38 |
80 |
||
丽水 |
3 |
3 |
22 |
28 |
71 |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十二五”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
|
广州 |
11 |
11 |
33 |
53 |
69 |
|
|
深圳 |
11 |
8 |
11 |
45 |
57 |
|
|
珠海 |
4 |
4 |
15 |
33 |
49 |
|
|
佛山 |
8 |
8 |
37 |
51 |
64 |
珠三角 |
广东 |
江门 |
4 |
4 |
27 |
24 |
57 |
|
|
肇庆 |
4 |
4 |
36 |
41 |
58 |
|
|
惠州 |
5 |
5 |
18 |
25 |
51 |
|
|
东莞 |
5 |
5 |
30 |
47 |
63 |
|
|
中山 |
4 |
4 |
27 |
40 |
51 |
|
|
沈阳 |
11 |
11 |
58 |
35 |
101 |
|
|
鞍山 |
7 |
7 |
46 |
39 |
105 |
|
|
抚顺 |
6 |
5 |
38 |
36 |
94 |
辽宁 中部 |
辽宁 |
本溪 |
6 |
6 |
57 |
34 |
69 |
|
|
营口 |
4 |
4 |
30 |
26 |
73 |
|
|
辽阳 |
4 |
4 |
53 |
35 |
66 |
|
|
铁岭 |
4 |
3 |
41 |
23 |
78 |
|
|
济南 |
8 |
8 |
45 |
27 |
117 |
|
|
青岛 |
9 |
8 |
52 |
48 |
99 |
|
|
淄博 |
6 |
6 |
89 |
33 |
110 |
山东 |
山东 |
枣庄 |
5 |
5 |
57 |
33 |
99 |
东营 |
4 |
4 |
56 |
40 |
89 |
||
烟台 |
6 |
6 |
41 |
39 |
81 |
||
潍坊 |
5 |
5 |
58 |
42 |
99 |
||
济宁 |
3 |
3 |
64 |
44 |
116 |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十二五”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
|
泰安 |
3 |
3 |
49 |
42 |
97 |
|
|
威海 |
3 |
3 |
24 |
33 |
67 |
|
|
日照 |
3 |
3 |
39 |
44 |
89 |
|
|
莱芜 |
3 |
3 |
54 |
32 |
107 |
山东 |
山东 |
临沂 |
4 |
4 |
56 |
40 |
97 |
|
|
德州 |
3 |
3 |
47 |
36 |
89 |
|
|
聊城 |
3 |
3 |
53 |
30 |
93 |
|
|
滨州 |
3 |
3 |
55 |
49 |
97 |
|
|
菏泽 |
3 |
3 |
50 |
27 |
93 |
|
|
武汉 |
10 |
10 |
41 |
57 |
108 |
|
|
黄石 |
5 |
5 |
38 |
23 |
91 |
武汉及 |
|
鄂州 |
3 |
2 |
33 |
22 |
83 |
其周边 |
湖北 |
孝感 |
2 |
1 |
21 |
28 |
101 |
|
|
黄冈 |
2 |
1 |
9 |
14 |
71 |
|
|
咸宁 |
4 |
2 |
27 |
23 |
94 |
|
|
长沙 |
10 |
9 |
40 |
46 |
83 |
长株潭 |
湖南 |
株洲 |
7 |
6 |
58 |
33 |
81 |
|
|
湘潭 |
7 |
5 |
55 |
40 |
95 |
|
重庆 |
重庆 |
17 |
20 |
48 |
39 |
102 |
|
|
成都 |
8 |
8 |
31 |
51 |
104 |
成渝 |
四川 |
自贡 |
4 |
4 |
63 |
40 |
81 |
绵阳 |
4 |
4 |
35 |
29 |
82 |
||
宜宾 |
6 |
6 |
55 |
35 |
78 |
||
泸州 |
4 |
4 |
51 |
49 |
86 |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十二五”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点位数量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
|
德阳 |
4 |
4 |
46 |
36 |
65 |
|
|
南充 |
6 |
6 |
42 |
30 |
61 |
|
|
遂宁 |
4 |
4 |
29 |
25 |
71 |
|
|
内江 |
4 |
4 |
51 |
37 |
52 |
成渝 |
四川 |
乐山 |
4 |
4 |
27 |
28 |
79 |
|
|
眉山 |
4 |
4 |
41 |
44 |
83 |
|
|
广安 |
5 |
5 |
46 |
29 |
59 |
|
|
达州 |
5 |
5 |
27 |
23 |
69 |
|
|
资阳 |
5 |
5 |
46 |
33 |
62 |
|
|
福州 |
6 |
4 |
9 |
32 |
73 |
|
|
厦门 |
4 |
4 |
21 |
46 |
65 |
|
|
泉州 |
4 |
4 |
19 |
21 |
68 |
|
|
莆田 |
5 |
4 |
28 |
13 |
64 |
海峡 西岸 |
福建 |
三明 |
4 |
4 |
54 |
14 |
91 |
|
|
漳州 |
3 |
3 |
23 |
44 |
72 |
|
|
南平 |
4 |
3 |
55 |
29 |
72 |
|
|
龙岩 |
4 |
4 |
38 |
16 |
83 |
|
|
宁德 |
3 |
3 |
18 |
18 |
53 |
|
|
太原 |
9 |
9 |
68 |
20 |
89 |
山西 |
|
大同 |
6 |
6 |
36 |
28 |
75 |
中北部 |
山西 |
朔州 |
5 |
5 |
36 |
11 |
75 |
忻州 |
3 |
3 |
35 |
17 |
61 |
|
|
|
“十二 |
2010 年 |
2010 年城市二氧 |
2010 年城市二氧 |
2010 年城市可吸入 |
区域 |
省份 |
城市 |
五”城市 |
城市点 |
化硫年均浓度 |
化氮年均浓度 |
颗粒物年均浓度 |
|
|
|
点位数量 |
位数量 |
(微克/ 立方米) |
( 微克/立方米) |
(微克/立方米) |
|
|
西安 |
13 |
11 |
43 |
45 |
126 |
|
|
咸阳 |
4 |
3 |
32 |
24 |
94 |
陕西 关中 |
陕西 |
铜川 |
4 |
3 |
48 |
38 |
99 |
|
|
宝鸡 |
8 |
6 |
24 |
27 |
98 |
|
|
渭南 |
4 |
4 |
39 |
41 |
112 |
|
|
兰州 |
5 |
5 |
57 |
48 |
155 |
甘宁 |
甘肃 |
白银 |
2 |
2 |
46 |
29 |
99 |
|
宁夏 |
银川 |
5 |
5 |
39 |
26 |
94 |
新疆 |
|
乌鲁 木齐 |
7 |
6 |
89 |
67 |
133 |
乌鲁 木齐 |
新疆 |
昌吉 |
3 |
2 |
25 |
29 |
82 |
五家渠 |
1 |
1 |
14 |
13 |
73 |
注:城市监测点位中的对照点不参与城市空气质量评价
2.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能力建设
全面加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在线监测能力建设,2014 年底前重点污染源全部建成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工作。加强各地监测站对挥发性有机物、汞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市级大气污染源监控能力建设,依托已有网络设施,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自动监控体系,提升大气污染源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评估与应用能力。全面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将自动监控设施的稳定运行情况及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水平,纳入企业环保信用等级。
3.推进机动车排污监控能力建设
加快机动车污染监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进程,推进省级和市级机动车排污监控机构建设,省级与重点控制区2013年底前建成,一般控制区2014年底前建成。提高机动车污染监控能力,促进新车、在用车环保信息共享,提高机动车污染监控水平。
4.强化污染排放统计与环境质量管理能力建设
逐步将挥发性有机物与移动源排放纳入环境统计体系。制定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系数,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统计方法,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状况调查,摸清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系数及活动水平。研究开展颗粒物无组织排放调查。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城市要进行源解析工作。针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区域性特征污染物,定期开展空气质量调查性监测。建设基于环境质量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平台,编制多尺度、高分辨率大气排放清单,提高跨界污染来源识别、成因分析、控制方案定量化评估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