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忽视生态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

两会--话题

[日期:2014-03-05] 来源:健康报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3月4日,北京终于送走雾霾,迎来了久违的蓝天,但是关于环境健康影响和环境保护的话题仍然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雾霾的慢性危害远大于急性
  3月4日,去年就因“雾霾致癌”言论备受关注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今年再次就雾霾危害发声。他在人民大会堂门口被记者围堵时表示:“去年讲(雾霾是否致癌)的时候还认为没有依据,现在一年过去了,国外关于这方面的证据已经越来越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孙铁英也在担忧雾霾对健康的危害:“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可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急性危害指当大气雾霾在短期内急剧加重, 环境人群大量吸入时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咽喉痛、心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碍等。慢性危害是指环境人群数月到数年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环境,健康人群会增加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肺癌的风险,而且风险远大于急性健康危害。从疾病负担的角度考虑,我们更需要警惕长期持续的PM2.5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此前在全国政协开幕式上,不少记者都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进行采访。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却表示他平常都不戴口罩,因为“戴一般的口罩是无效的”。
  “PM2.5是很微小的,普通的口罩只能阻断PM10这样的大颗粒,所以10以下阻断不了,只能让心理上舒服一些。在个人防护上我的建议是,一方面雾霾严重时少到户外,另一方面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雾霾的危害还因人而异,大家还是首先要在好天气的时候锻炼好自己的身体。”黄洁夫说。
  ■治霾须合力也要分轻重缓急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几乎成为这里的一张不光彩“名片”,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多个城市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TOP10”榜单的“常客”。如何对这一重点地区的雾霾进行有效治理,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钟南山指出,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下决心重典治霾,各项措施陆续出台。但治霾能否有成效,关键在于能否联防联控。一方面是包括汽车、燃煤、油品等各行业联手控霾;另一方面是加强区域联防,“光是北京行动没用,需要发动整个京津冀包括山西在内地区的力量”,“光是广州行动也没用,整个珠江三角洲都需要联合布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则更关注健康危害背景下的治霾措施。他强调,治理雾霾关键是要加强监测与评估,研究雾霾与疾病的关系。他说,治理雾霾要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以对健康危害评估评价作为主要引导依据, 然后推动设计轻重缓急优先顺序,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目前对重金属污染、芳香烃污染应该优先治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开始对公众健康水平的基线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监测等,这项研究或可解开雾霾影响下疾病发生的秘密。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认为,治理雾霾要从每个人做起,应该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健康出行。“运动出行除了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之外,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健身方法。当然,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应该尽量给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留出空间。”(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绿色”与“红线”
  雾霾仅是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饮用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等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同样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民建中央副主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委员从“绿色”角度提出自己的环保思路:加快推动我国消费绿色转型。
  在当前社会中,消费模式正向“追求发展和享受消费为主”方向发展,奢侈型、浪费型消费及不良消费习惯加剧了资源环境问题。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私家车达8500万辆,比10年前增长13倍,而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购买大排量汽车。还有调查显示,购买手机的人中,约70%是“喜新厌旧”,超过半数的人使用过3部以上手机,随之而来的是电子废弃物与日俱增。
  对此,吴晓青建议,应将推动消费绿色转型重要理念和部署纳入“十三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高政府在绿色消费方面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其中包括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对政府定点采购宾馆、车辆、印刷等应实行绿色采购,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情况评估制度,将政府绿色采购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估范围,作为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指标。此外,还要完善全民意识培养和宣传教育体系,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建立绿色生活价值观。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完善差别化的价格政策,对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惩罚性收费,利用市场机制抑制高消费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周健民委员则从“红色”入手建议:应该给建设美丽中国划定生态红线。
  近年来,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纷纷高调表态“要划定红线”。然而,各部门意欲划定的生态红线到底是什么线,划分标准是什么,后续制度如何健全,该由哪些部门划定红线和实施管理等关键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对此周健民建议,首先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策相匹配的国家红线管控体系,在影响老百姓身体健康、区域生态安全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领域优先划定生态红线,重点关注影响老百姓健康的雾霾问题、饮用水安全、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等。其次,要确立生态红线的法律地位,尽快制定与生态红线相适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将相关评估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和绩效奖励制度。
  周健民表示,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了当前生态环境恶劣的现状。现在,我国又开始进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这时如果再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后果难以想象。□健康报记者 张 昊 闫 龑 孔令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