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公布我国首个全国性、大规模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显示,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1.1亿居民住宅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化、炼焦、火力发电等重点关注的排污企业。
该负责人介绍,这项研究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随机抽取了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1527人,样本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全国代表性。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居民环境暴露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国外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在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居民经口饮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经皮肤暴露水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40%。二是地区、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明显。在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气污染健康风险是农村居民的70%。三是现代型和传统型环境健康风险并存,传统型风险仍占主导地位。我国有1.1亿居民住宅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化、炼焦、火力发电等重点关注的排污企业,1.4亿居民住宅周边50米范围内有交通干道。此外,我国有5.9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做饭,4.7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取暖,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四是具有环境暴露防护意识并采取防护行为的人数比例偏低。
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4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开展针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健康报讯 (记者张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