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的国家和地区
消灭疟疾认证,1955-2023年
至少连续三年实现零本土病例的国家有资格申请世卫组织无疟疾状态认证。
国家/地区 |
经认证无疟疾的国家a、b、c、d、e |
在没有采取具体措施的情况下,疟疾从未存在或消失的国家f |
非洲 |
|
|
阿尔及利亚 |
2019 |
|
莱索托 |
|
2012 |
毛里求斯 |
1973 |
|
留尼汪岛(法国) |
1979 |
|
塞舌尔 |
|
2012 |
东地中海 |
|
|
巴林 |
|
2012 |
约旦 |
|
2012 |
科威特 |
|
1963 |
黎巴嫩 |
|
2012 |
利比亚 |
|
2012 |
摩洛哥 |
2010 |
|
卡塔尔 |
|
2012 |
突尼斯 |
|
2012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2007 |
|
欧洲 |
|
|
阿尔巴尼亚 |
|
2012 |
安道尔 |
|
2012 |
亚美尼亚 |
2011 |
|
奥地利 |
|
1963 |
阿塞拜疆 |
2023 |
|
白俄罗斯 |
|
2012 |
比利时 |
|
1963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1973 |
|
保加利亚 |
1965 |
|
克罗地亚 |
1973 |
|
塞浦路斯 |
1967 |
|
捷克 |
|
1963 |
丹麦 |
|
1963 |
爱沙尼亚 |
|
2012 |
芬兰 |
|
1963 |
法国(大都市) |
|
2012 |
德国 |
|
1964 |
希腊 |
|
2012 |
匈牙利 |
1964 |
|
冰岛 |
|
1963 |
爱尔兰 |
|
1963 |
以色列 |
|
2012 |
意大利 |
1970 |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
|
2012 |
吉尔吉斯斯坦 |
2016 |
|
拉脱维亚 |
|
2012 |
立陶宛 |
|
2012 |
卢森堡 |
|
2012 |
马耳他 |
|
1963 |
摩纳哥 |
|
1963 |
黑山 |
1973 |
|
荷兰 |
1970 |
|
挪威 |
|
1963 |
波兰 |
1967 |
|
葡萄牙 |
1973 |
|
摩尔多瓦共和国 |
|
2012 |
北马其顿共和国 |
1973 |
|
罗马尼亚 |
1967 |
|
俄罗斯联邦 |
|
2012 |
圣马力诺 |
|
1963 |
塞尔维亚 |
1973 |
|
斯洛伐克 |
|
1963 |
斯洛文尼亚 |
1973 |
|
西班牙 |
1964 |
|
瑞典 |
|
1963 |
瑞士 |
|
1963 |
塔吉克斯坦 |
2023 |
|
土库曼斯坦 |
2010 |
|
乌克兰 |
|
2012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
1963 |
乌兹别克斯坦 |
2018 |
|
美洲 |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
2012 |
阿根廷 |
2019 |
|
巴哈马 |
|
2012 |
巴巴多斯 |
|
1968 |
加拿大 |
|
1965 |
智利 |
|
1968 |
古巴 |
1973 |
|
多米尼克 |
1966 |
|
萨尔瓦多 |
2021 |
|
格林纳达 |
1962 |
|
牙买加 |
1966 |
|
巴拉圭 |
2018 |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
2012 |
圣卢西亚岛 |
1962 |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
2012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1965 |
|
美利坚合众国 |
1970 |
|
乌拉圭 |
|
2012 |
东南亚 |
|
|
马尔代夫 |
2015 |
|
斯里兰卡 |
2016 |
|
西太平洋 |
|
|
澳大利亚 |
1981 |
|
文莱达鲁萨兰国 |
1987 |
|
中国 |
2021 |
|
库克群岛 |
|
1963 |
斐济 |
|
1963 |
日本 |
|
2012 |
基里巴斯 |
|
2012 |
马绍尔群岛 |
|
1963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
1963 |
蒙古 |
|
1963 |
瑙鲁 |
|
1963 |
新西兰 |
|
1963 |
纽埃 |
|
1963 |
帕劳群岛 |
|
1963 |
萨摩亚群岛 |
|
1963 |
新加坡 |
1982 |
|
汤加 |
|
1963 |
图瓦卢 |
|
2012 |
注意事项:
a)在1987年之前,该登记册被称为"世卫组织已实现根除疟疾地区官方登记册"。
b)就本出版物而言,指的是截至2018年6月11日的世卫组织成员国的正式名称。
1961年6月,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北部)被认证为无疟疾国家。
d)台湾(中国)于1965年11月被证明无疟疾。
e)留尼汪岛是法国海外地区,被认证为独立于法国本土的无疟疾地区。
f)这些国家被添加到补充名单中。
最后更新:2023年3月27日
世卫组织认证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为无疟疾国家
共有42个国家或地区已实现无疟疾阶段性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已认证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已实现在其领土上消除疟疾的目标。这一认证是在两国为消灭这种疾病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努力之后作出的。
“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政府和人民为消除疟疾做出了长期而艰苦的努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它们的成就进一步证明,只要有适当的资源和政治承诺,消除疟疾是可能的。我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学习它们的经验”。
对消除疟疾的认证是世卫组织对一个国家达到无疟疾状态的正式承认。如果一个国家已用严格、可信的证据证明至少在过去三年内已经中断了通过按蚊传播的本土疟疾传播链,就会授予其这种认证。一个国家也必须证明其有能力预防再度发生传播。
“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成就,是因为两国进行了持续的投资和卫生人力作出的奉献,也因为对所有疟疾病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现在,世卫组织欧洲区域距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无疟疾的区域又近了两步”,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Hans Henri P. Kluge博士说。
阿塞拜疆发现最后一例本地传播间日疟原虫疟疾病例是在2012年,塔吉克斯坦是在2014年。随着今天的宣布,共有41个国家和1个地区已被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其中包括欧洲区域的21个国家。
对全民健康覆盖和疟疾控制进行投资
在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通过一系列投资和公共卫生政策,使疟疾控制工作得到了加强,从而使两国政府能够逐步消除这种疾病并保持无疟疾状态。
六十多年来,两国政府为实现全民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提供了经济保证。它们大力支持采取有针对性的疟疾干预措施,例如,包括在家中内墙喷洒杀虫剂等预防措施、促进对所有病例进行早发现和早治疗,以及保持参与消除疟疾工作的所有卫生工作者的技能和能力。
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都使用国家疟疾电子监测系统来提供近乎实时的病例检测,并能够迅速开展调查,以确定是本地感染,还是外地输入感染。其他干预措施包括利用食蚊鱼等生物方法来控制幼虫,以及采取水管理措施来减少疟疾媒介。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塔吉克斯坦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一直依赖农业生产,特别是宝贵的棉花和稻米出口,阿塞拜疆经济也是如此,只是比例要低一些。
从历史角度来讲,两国的农业灌溉系统也为劳动者带来了疟疾风险。两国都建立了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制度,由公共卫生保健系统为其提供免费的疟疾诊断和治疗。
疟疾控制人员有能力立即使用适当的抗疟药物对受到感染的人员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并对环境、昆虫学和流行病学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其他规划活动还包括定期对是否明智使用杀虫剂来控制媒介进行评估、实行水管理制度以及对公众开展疟疾预防教育。
编辑须知
世卫组织无疟疾认证
授予无疟疾认证的最后决定由世卫组织总干事根据独立的消除疟疾和认证技术咨询小组的建议作出。关于世卫组织无疟疾认证程序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