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关于多国猴痘疫情

《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日期:2023-05-19] 来源:WHO/华东公共卫生  作者:华东公共卫生 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2023年5月11日 声明

世卫组织总干事转递了在5月10日(星期三)12:00至17:00(欧洲中部夏令时)举行的关于多国猴痘(mpox)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报告。

突发事件委员会承认,自上次会议以来,全球在应对多国猴痘疫情方面取得了进展,报告的病例数进一步减少。委员会注意到,与上一个报告期相比,报告的病例数大幅减少,该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没有变化。委员会承认,鉴于猴痘在一些国家的传播方式、一些报告数据质量差,以及经常发生猴痘的非洲国家仍缺乏有效对策,该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委员会认为,这些是长期挑战,更好的应对方式将是持续努力过渡到管理猴痘所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的长期战略,而不是采取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固有的紧急措施。

委员会强调,有必要建立长期伙伴关系,调动必要的财政和技术支持,以维持监测、控制措施和研究,从而长期消除人际传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缓解人畜共患病传播。委员会重申,将预防、防范和应对猴痘纳入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包括关于艾滋病毒和其它性传播感染的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是这一长期过渡的重要要素。委员会特别指出,在控制多国猴痘疫情方面的进展主要是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的,除非提供这种支持,否则不可能实现长期控制和消除。从长远来看,这些持续的投资将节省资金和拯救生命,并降低猴痘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的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病毒在新领域传播的反向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世卫组织总干事感谢委员会主席、成员和顾问提出建议并同意这一建议,即鉴于以下会议记录中详细说明的原因,这一事件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印发了载于本文件结尾处的经修订的过渡期临时建议。

《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记录 

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了第五次会议,主席和副主席亲自到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参会。委员会15位成员中的11位和9位顾问中的5位参加了会议。

世卫组织总干事在开幕致辞中对委员会表示欢迎,并指出全球病例数持续下降,与前三个月相比,过去三个月报告的病例数减少了近90%。总干事还指出,虽然全球呈下降趋势,但该病毒继续在某些社区传播。他进一步强调,各国务必保持其监测和应对能力,并继续将猴痘预防和护理纳入现有国家卫生规划,以应对未来的疫情。

法律顾问办公室的代表向委员会成员和顾问简要介绍了其各自的作用、责任和《国际卫生条例》相关条款规定的任务。世卫组织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操守司的道德操守官提醒委员会成员和顾问有责任对会议讨论和委员会的工作保密,而且每个人都有责任及时向世卫组织披露任何可能引起预计或直接利益冲突的个人、专业、财务、知识或商业性质的利益。

随后会议交由突发事件委员会主席Jean-Marie Okwo-Bele博士主持,他介绍了会议的目标,即:会议就多国猴痘疫情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意见,如果是,则审查拟向缔约国提出的临时建议。

情况介绍 

日本、尼日利亚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代表提供了有关本国当前流行病学情况和正在实施的公共卫生措施的最新情况。

秘书处提供了关于流行病学情况和当前应对工作的全面最新情况,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区域最新情况。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报告称,自2022年1月以来,13个国家确认了1500多例病例,其中大多数报告病例来自尼日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关于传播方式的信息很少,非洲区域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秘书处通报指出,当前多国猴痘疫情的全球风险被评估为在全球和世卫组织四个区域的风险仍为中等,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的风险仍然较低。更多详情见第22期外部情况报告。所有数据可通过此链接查阅,病例数每周更新——2022年猴痘疫情:全球趋势

秘书处还告知委员会,世卫组织猴痘战略防范、准备和应对计划将于2023年6月结束,计划制定一项长期战略,控制和最终消除人际传播,并在发生人畜共患病传播时予以减轻,同时制定国家规划指南,以支持实施此战略。

在情况介绍结束后,委员会成员和顾问与秘书处和介绍国进入了问答环节。

审议会议 

委员会再次召开非公开会议,审议与该事件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问题,并将根据《国际卫生条例》有关规定就拟议临时建议提出建议。

委员会承认,自上次会议以来,在减少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继续取得进展,在人口统计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方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死亡和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仍然与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然而,委员会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关切,包括感染或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持续时间、全程接种疫苗者出现突破性感染和再感染病例;关于疫苗有效性的证据不足;以及数据质量差和在向世卫组织报告病例方面存在不一致,特别是在该病经常发生的国家。

委员会还注意到,自上次会议以来,风险评估没有变化。对于即将在高危群体中举行大型社交聚会的潜在影响提出了一些不确定意见,尽管有人指出,去年和最近在一些国家举行的这种聚会并没有导致病例数激增。此外,有人指出,一些区域已开始制定突发事件后计划,并开始将应对措施纳入性传播感染规划。

委员会表示关切的是,在非洲与猴痘相关的知识差距持续存在,许多低收入国家缺乏疫苗、药品和诊断检测能力;非洲反复出现人畜共患病传播;并非所有国家都获得了所需支持或拥有应对猴痘的结构或系统,包括对边缘群体的支持不足。

总之,考虑到猴痘全球传播力的显着下降以及许多国家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的进展,委员会建议,该事件需要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渡到积极有力和可持续的猴痘应对和控制规划,以防止再次出现全球传播,消除人际传播,并减轻地方溢出效应的影响。委员会强调需要长期关注和支持,包括财政支持,特别是对于经常发生猴痘的国家,并建议现在将《国际卫生条例》下的常设建议作为管理猴痘造成的近期、短期和长期公共卫生风险的更适当工具。

委员会强调,需要召集合作伙伴和资源,制定由世卫组织牵头的持续战略,以改进监测、研究和控制措施,并优先考虑和投资于非洲国家以及猴痘准备和应对工作仍然不充分的其它服务不足社区。这些投资应针对监测、实验室检测、数据质量、疫苗和治疗方法的获取、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以及研究等已查明的差距。

委员会就临时建议草案提出了建议,但有一项谅解,即在终止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如有需要,世卫组织总干事可以继续发布此类临时建议。委员会还强调,《国际卫生条例》缔约国需要加强其在落实临时建议方面的承诺和问责制。此外,委员会建议对任何新的重大事件或新知识的出现保持警惕,因为这些新事件或新知识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考虑将猴痘视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就多国猴痘疫情发布的临时建议 

这些临时建议继续支持世卫组织《2022-2023年猴痘战略防范、准备和应对计划》的目标和世卫组织各项业务指南,以阻止疫情,并实现阻断人际传播、保护弱势群体和最大限度减少病毒的人畜共患病传播的目的。

任何缔约国都可能经历猴痘的输入或本地传播,有些缔约国还可能经历人畜共患病传播。正如以往一系列临时建议所述,这些临时建议适用于处于猴痘准备或应对工作所有阶段的所有缔约国,目的是进一步支持控制猴痘并最终消除人际传播。有能力支持扩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医疗对策可及性的缔约国应继续这样做。

在实施这些临时建议时,缔约国应确保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权和基本自由。世卫组织建议缔约国通过“同一健康”方针与主要社区、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合作,保持准备和应对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缔约国应:

  1. 维持和促进猴痘应对战略的关键要素,并审查其经验,为公共卫生政策、规划和行动提供信息。
  2. 制定和实施综合猴痘控制计划和消除战略,以期酌情预防和阻止人际传播和/或减轻人畜共患病传播。
  3. 根据世卫组织病例报告表中确定的变量,保持猴痘流行病学监测,尽一切努力确保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认,并向世卫组织报告确诊病例和可能病例。
  4. 立即通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建立的渠道向世卫组织报告所有与旅行有关的确诊猴痘病例。
  5. 酌情将猴痘发现、预防、护理和研究工作与现有创新性艾滋病毒和性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规划以及其它卫生服务相结合。
  6. 维持并投资于受影响社区和高危群体的风险沟通及社区支持与参与,包括通过卫生主管部门和民间社会。
  7. 继续实施干预措施,避免对可能受猴痘影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的污名化和歧视。
  8. 支持并加强获得诊断工具、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机会,以促进全球卫生公平,特别是对于全世界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特别关注这些群体中最边缘化的人,以及猴痘流行的资源有限国家。
  9. 继续加强诊断能力、分散检测和基因组测序,包括通过公共数据库分享基因序列数据。
  10. 继续提供疫苗进行初级预防性(暴露前)和暴露后疫苗接种,特别是对猴痘风险高的个人和社区。
  11. 确保在所有临床环境中为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例提供最佳临床保健以及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对卫生保健提供者进行相应培训。
  12. 加强仍有猴痘疫情的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传播方式,量化资源需求,并应对疫情和持续传播链。
  13. 实施协调的研究议程,生成并及时传播猴痘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科学、社会、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证据。除了监测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预防感染的持续时间及疫苗接种外,继续在不同人群中开展包括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工具在内的医疗对策临床试验。
  14. 西非、中非和东非的猴痘流行国应作出更多努力,阐明与猴痘相关的风险、脆弱性和影响,并在各自的环境中调查、了解和控制猴痘,包括考虑不同人口群体中的人畜共患病传播、性传播和其它传播方式。

2023年2月15日《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后发布的详细临时建议在技术上仍对所有缔约国有效。世卫组织目前所有的临时技术指导文件世卫组织业务指导文件均可在世卫组织网站上查阅。在遵循现有战略防范、准备和应对计划的基础上,世卫组织将发布消除和控制猴痘的全球总体战略和新国家规划指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