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要求优先考虑和重点处置危害大(即CMR/PBT/vPvB物质)、吨位高(吨位大小决定了使用、接触的广泛程度)的化学品。按照化学物质可能的危害程度,生产和进口吨位的大小,设定了对申报资料的详细程度要求和注册时间先后顺序。注册要求递交的材料不同:1吨或1吨以上的物质,一份技术档案材料;10吨起,化学安全报告(CSR),需要提供化学品的危害和分类、是否属于PBT或vPvB的评估和与其危险程度相当的化学品的特殊用途的暴露认定,需要提交相关测试信息;l000吨或l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需要提交用于注册目的的测试计划书。不同吨位化学物质需提供的毒理学资料(如没有就要做试验)也不同:1吨起:离体皮肤刺激、离体眼刺激、皮肤变态反应、细菌基因突变、生态毒理;10吨起:整体皮肤刺激、整体眼刺激、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急性毒性(两种途径)、重复毒性(28天)、生殖毒性、发育毒性、毒物动力学、生态毒理;100吨以上:重复毒性(28天)、重复毒性(90天)、生殖毒性、发育毒性、2代繁殖、生态毒理;1000吨:进一步基因突变试验、长期毒性(≥12个月)、2代繁殖、致癌试验。
REACH中附录了相应的详细的试验方法,以保证在欧盟内各国试验方法的实施和一致,并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紧密协调。新的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测试应按良好实验室规范(GLP)、欧盟委员会或各国主管部门承认的其它国际标准来进行。B部分是测定健康影响的毒理学试验方法,截止2004年5月18日,43种方法中17种采用或等同采用OECD的方法,绝大部分方法和OECD的方法基本一致。
OECD制定和颁布的化学品测试指南是有关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规范其毒理学试验方法主要的标准和依据。从1981年起OECD制定和颁布化学品测试试验指南,并不断加以修订,以适应科学的发展和需要。特别要指出的是OECD还提出了包括GLP认证、研究预案、整体、体外、短期测试、分子生物学试验、计算机使用、外包、现场试验、多场所试验等全方位、全过程的GLP要求。
近几年我国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也正在经历着系统地更新。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等评价程序和方法(GBl5193)》发布了2003年修改的新版,近期还正在对其中的一些试验进行修订。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l5670)》2007年版已达到修订的最后定稿阶段。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年发布了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HJ/T153--2004((化学品测试导则》、HJ/T154—2004《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5—2004《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导则》,3个标准基本上拷贝了OECD的化学品测试准则的框架和内容。卫生部发布了《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6)》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均已实施执行,并已对《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开始新一轮修改更新。消毒剂也引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l94技术委员会的4个消毒剂安全性标准(ISO 10993—1: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一部分:试验选择指南;ISO 10993—3: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三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IS010993—10:199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十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IS010993—11:199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十一部分:全身毒性),并均已为我国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更新中,除了个别项目,都注意到并主要参考了OECD的方法和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OPPTS健康效应测试指南方法,正在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与最新版本的距离主要在善待动物、减少动物用量,尽可能优先使用替代试验,以及严格实验室GLP管理、在重复染毒试验中要开始关注并提供外来内分泌干扰物影响的数据等方面。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理念,“3R”(Reduce,Refine,Replace)原则的提出和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减少、优化、替代动物实验成为一个聚焦点。国际动物福利组织、各大科研机构和公司均纷纷致力于研究替代动物试验的体外试验方法。欧共体已要求各成员国修订现行有关化妆品试验法规,在欧盟化妆品规程第7次修正案(2003/15/EC)中,明确规定将禁止化妆品成品动物试验,在2009年,禁止化妆品原料进行动物试验,在2013年,禁止销售用动物试验检测的化妆品原料及成品,并列入WTO双边协议的条款。GHS制度非常关注化学品毒性试验实验动物的福利问题,提出使用动物数量较少或造成痛苦较轻的替代动物试验应优先于常规LD50试验。
OECD新的实验方法中,最突出的就是要尽量采用体外试验替代,减少动物使用量和动物实验量。公开、普及化学物质理化性质、健康影响和环境毒性的信息查询;提倡结构一毒性作用(构效作用,QSAR)分析,减少低级别的重复哺乳动物试验;避免无限制提高染毒剂量,在急性染毒毒性试验、重复染毒毒性试验(国内习惯称作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发育毒性试验等中全面采用限量试验(1imit test);在动物用量最大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删除传统方法,使用单性别雌性动物和使用动物少、又能满足毒性分级需要的替代方法等。对于化学物的皮肤刺激和眼刺激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等级测试法,即通过文献资料、理化性质等对化学物的刺激性预先估测,然后进行体外试验即替代试验,对不能确定刺激效应的物质才进行少量动物的确定性试验。如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就指定了几项体外替代方法。另外,还可以根据刺激作用发生的机制,采用多种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同步联合试验,比如用细胞毒性试验、蛋白质变性试验、溶血试验和三维结构细胞毒性等几个试验相结合,共同预测化合物的眼刺激性。从2001年以来修订更新和删除的OECD试验指南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趋势和发展脉络,见表8。
表8 2001年以来修订更新的OECD试验指南
编号 试验项目 最新版时间 更新内容
TG401 急性毒性经口试验 2002年4月 因过量使用动物于2002年12月删除
TG404 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2002年4月 采用等级测试
TG405 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2002年4月 采用等级测试
TG407 啮齿动物28天重复经口染毒毒性试验 2007年5月草案 增添内分泌干扰指标
TG412 28天或14天重复染毒吸入毒性试验 2005年12月草案 适应GHS制度和善待动物要求
TG414 致畸试验 2001年1月 可采用限量试验等
TG416 二代繁殖毒性试验 2001年1月 可采用限量试验等
TG420 急性毒性口试验 固定剂量法 2001年12月 新,“3 R”
TG423 急性毒性经口试验 急性毒性分级法 2001年12月 新,“3R”
TC425 急性毒性经口试验:上一下法 2001年12月 新,“3R”
TG426 发育神经毒性试验 2003年9月草案 新
TG427 体内经皮吸收试验 2004年4月 新,“3R”
TG428 体外经皮吸收试验 2004年4月 新,“3R”
TG429 皮肤致敏试验:局部淋巴结法 2002年4月 新,“3R”
TG430 体外皮肤腐蚀性试验:透皮电阻法 2004年4月 新,“3R”
TG431 体外皮肤腐蚀性试验:人皮模型试验 2004年4月 新,“3R”
TG432 体外中性红吸收光毒试验 2004年4月 新,“3R”
TG433 急性毒性吸入试验 2004年6月第2版草案 新,“3R”
TG434 急性毒性经皮试验 固定剂量法 2004年5月草案 新,“3R”
TG435 体外皮肤腐蚀性试验:皮模法 2004年5月草案 新,“3R”
TG436 急性毒性吸入试验-急性毒性分级法 2004年12月草案 新,“3R”
TG487 体外微核试验 2007年草案 新
国际上日益重视化学品管理,而国内企业对化学品毒性和安全使用、以及化学品对健康和环保影响的信息相对闭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达国家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性壁垒,并以“反倾销”、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形式体现出来。国外有资质机构按标准方法进行毒理学测试的高额收费也让人望而却步。这些均对企业的发展构成瓶颈和压力,对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些产品在国内也确实同样带来健康和环保问题,并影响到我国的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与党和国家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不相符合。发生过诸如家庭装修(主要是涂料和胶粘剂)的健康问题,苏丹红事件等。最近常熟一个民营小企业也发生大红色基G(一种偶氮染料)烘干和装包工人中毒死亡事件,业主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其毒害。我们应反思对这些问题认识的不足,对健康和环保重视、关注的不够,在公众中和媒体上对问题指出也不够。今后从事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机构可以而且有义务提供技术支撑,为经济发展做一些事情。严格化学品管理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机构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谁拥有科学技术领先的优势,谁就可以在全球化这一世界性的浪潮之下占有先机和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毒理学安全性检测和评价要抓住机遇及时与国际通行方法接轨,加快步伐,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应用频率高的一、二、三阶段毒理学试验国际通行方法(OECD方法)。我们毒理学界没有理由僵化守旧,而应该转变观念,加快进程。事实上我们的差距并不大,经过多年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水平,GLP条件已经成熟,需要改进的应该是GLP理念的落实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