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TON, July 29 (UPI)(摘要)每周吃几份坚果食物来代替肉类食物,可以减低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二型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花生和坚果类含有镁、纤维、L-精氨酸,抗氧化剂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预防炎症发生。尽管研究人员注意到这还不是确定的说法。
国卫食品发〔2016〕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为规范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 2.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起草说明 <...
新加坡一个大型研究表明,吃红肉可以增加肾功能衰竭风险。“红肉”主要是指猪肉,它与终末期肾脏疾病,丧失正常肾功能的风险存在强烈的"剂量依赖"关系。消费越多,风险越高。
附件3
L-苏糖酸镁等3种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 一、 L-苏糖酸镁 英文名称:Magnesium-L-Threonate 功能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 (一) 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名称) 使用量 01.03.02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300mg/kg ~ 1100mg/kg(以镁计) 14....
附件4
左旋肉碱食品营养强化剂扩大使用量 序号 名称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1. 左旋肉碱 食品营养强化剂 14.02.03 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 100 mg/kg~3000 mg/kg 14.03.01 含乳饮料 100 ...
附件2
L(+)-酒石酸等19种食品添加剂 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 序号 名称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1. L(+)-酒石酸 酸度调节剂 05.02 糖果 30 以酒石酸计 2. 二甲基二碳酸盐(又名维果灵) 防腐剂 ...
附件1
海藻酸钙等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 海藻酸钙(又名褐藻酸钙) 英文名称:Calcium alginate 功能分类:增稠剂、稳定和凝固剂 (一) 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06.03.02 小麦粉制品 5.0 07.01 面包 5.0 (二...
人群总摄氟量 WS/T 87-2016
国卫通〔2016〕5号 现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人群总摄氟量》,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 87-2016人群总摄氟量(代替WS/T 87—1996); 该标准自2016年11月15日起施行,WS/T 87—1996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附件:WS/T 87-2016人群总摄氟量.pdf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年6月...
2016年 第7号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聚(12-羟基硬脂酸)硬脂酸酯等23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附件:1. 聚(12-羟基硬脂酸)硬脂酸酯等12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品种 2. 氧化镁等5种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 3. 丙烯腈...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推荐一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推荐二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
2016年 第5号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氨基甲酸铵等23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附件:1. 氨基甲酸铵等15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种.docx 2. 三氧化二铝等2种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docx 3. 1-癸烯与4-甲...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余晓洁 张庭松)中国工程院一项食品安全重大咨询研究结果显示,过去3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146种水果蔬菜农药检出率为54%至96.9%。养殖环节存在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现象。中国工程院27日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项目成果显示,农药化学污染物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源头污染的主要来源。
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马丽)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如期而至。这份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涵盖六大部分30个方面。但其中最引起媒体关注的却是关于转基因的29个字:“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为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依据。本指导意见中所指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
Digg排行
本周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