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我委组织编写了核辐射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β、α射线等能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手机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2、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有哪些?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氡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来源。人们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是医疗照射,如X射线摄影、CT检查及放射治疗等。
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辐射剂量单位常用希沃特(Sv)来表示。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1Sv=1000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次胸部、口腔、四肢X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为0.01mSv;头部和颈部X射线诊断为0.1mSv;乳腺和腹部X射线诊断、头部CT扫描为1mSv;腹部CT、胃钡餐、钡灌肠为10mSv;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吸烟20支,一年约有0.5mSv。
3、电离辐射可以测量吗?
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辐射强度和剂量是可以测量的。自发现电离辐射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估算,还可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也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4、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食用经过辐照的食品不会致癌。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根据相关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计生委(或原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5、装修材料中用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哪个辐射大?
通常花岗岩的辐射比较大。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石,由岩浆形成,而大理石是变质岩,通常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期间至少经过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辐射比较小。花岗岩中辐射较大的,用于填海或是建造海堤;相对中等的用于道路桥梁;较小的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外墙)。
6、核电站周围安全吗?
正常运行下的核电站周围是安全的。核电站具有多重安全屏障,核燃料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燃料元件的包壳、压力壳以及安全壳均可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安全壳是由约1m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屏障。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释放出的辐射量是极其微量的,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7、如果核事故发生,公众受到辐射照射途径有哪些?
在核事故的不同阶段,公众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也有差别。事故早期,主要是烟羽外照射和吸入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事故中期,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外照射及摄入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可能是主要照射途径;事故晚期,主要照射途径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内照射。
8、如果发生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发生核事故后,事故核设施周边地区公众应当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信息,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不要恐慌。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在建筑物内隐蔽,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必要时,根据政府安排从核设施周边地区撤离。
9、受到辐射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辐射的影响视辐射的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而定。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量时,才可能带来健康影响。如全身一次受到如下剂量的X、γ射线均匀照射的可能症状:受到250mSv照射,无临床症状;受到250~1000mSv照射,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受到1000~2000mSv照射,可产生恶心、疲劳症状。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000mSv,可能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