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王娜等,经过3年多努力,把儿童尿液中的抗生素作为生物标志物,运用新方法研究发现,抗生素摄入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上。
世界科学界一直关注人群(尤其是学龄儿童)的抗生素摄入问题,并注意到婴幼儿时期抗生素的使用与儿童时期肥胖风险有关,但一直未找到二者相关的直接证据。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抗生素生物监测方式,对2013年采集到的上海地区的586名8岁~11岁学龄儿童尿样进行研究,测定出尿中含有21种抗生素,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4种磺胺类抗生素和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中79.6%的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上述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研究人员按照尿液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3个组,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膨化食品摄入、亲友吸烟状况等因素后,发现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1.99倍~3倍。课题组还发现,摄入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联系。研究人员认为,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
本研究未观察到肥胖或超重与主要用于人群的医用抗生素有显著性关联。课题组认为,医用抗生素使用具有短期和高剂量的特点,而来自食品或环境中的抗生素,则是长期、低剂量摄入。该结果提示,抗生素的摄入模式可能是影响其促进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题组表示,他们将扩大检测样本量,进一步探讨低剂量抗生素摄入对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的影响。健康报讯 (记者孙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