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怀金:
五是开展项目监测和评估。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卫生部医改重点工作监测,每季度通过直报的方式,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动态。同时,卫生部还组织有关专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 秦怀金: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截至2010年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分别达到48.7%和38.1%,超额完成了2010年医改任务目标。2010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4.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1.5%。为5714.2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管理高血压患者3553.8万人、糖尿病患者918.9万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0.6万人。
· 秦怀金:
2011年,人年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总额将达到300多亿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怀。如何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实惠,任务艰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卫生部高度重视,陈竺部长、张茅书记对新增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等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研究新增经费使用领域,刘谦副部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
· 秦怀金:
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干预措施效果等因素,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门,经反复论证,确定新增经费主要用于扩大覆盖人群、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等三个方面:一是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由0-3岁扩大到0-6岁,每年新增服务人群约4800万人。二是新增管理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糖尿病患者600万人,将排查发现的约3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三是增加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提高疾病早期筛查水平。四是增加健康教育服务内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频次。五是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食品卫生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
· 秦怀金:
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老百姓将享受到更多的免费服务。
一是居民个人健康档案进一步完善。居民接受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时的记录将被及时纳入健康档案。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不断建立,以及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有效衔接,将进一步方便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居民个人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
· 秦怀金:
二是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可获得更多的保健服务项目。儿童健康管理的受益人群主要是0-6岁的学龄前儿童,出生后的新生儿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务人员上门的家庭访视服务;在1岁、2-3岁和4-6岁期间每年可以分别享受到每年4次、2次和1次健康管理服务。每个0-6岁儿童全程可获得13次服务,针对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生长发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同时,对于所有0-6岁儿童,都可以免费获得14种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对于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免费享受到5次保健服务,产后至少2次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1次产前保健时,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健康指导,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等实验室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受益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可以免费获得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其中,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