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深为关切地注意到,根据世卫组织2008 年的资料,全球5700 万例死亡中估计有3 600 万例系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包括约900 万未满60 岁死亡者,而这些死亡案例有近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15. 又深为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是可避免的发病及相关的致残问题的主因之一; 16. 还认识到,非洲目前最常见的死因是传染病、孕产和围产期问题及营养不足,并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迅速上升导致疾病的双重负担不断加重,包括在非洲;预计到2030 年,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最常见的死因;
17. 还注意到其他一系列非传染性疾病和症状,其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检查、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和需要与四大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相关;
18. 认识到精神和神经失常,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大病因,增加了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为此需要提供公平享有有效的方案和保健干预措施的机会;
19. 认识到肾脏和口腔疾病及眼疾对许多国家构成一大卫生负担,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风险因素,或可得益于防治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对策;
20. 认识到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都与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和缺少锻炼等共同风险因素有关联;
21. 认识到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贫穷、财富分配不均、缺乏教育、迅速城市化和人口老化以及经济、社会、性别、政治、行为和环境方面的健康决定因素等等,都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和流行率上升的因素;
22. 严重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加剧贫穷、而贫穷又导致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上升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对公共卫生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
23. 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性迅速加剧,影响到各个年龄段、性别、种族和收入水平的人口,而贫穷人口和处境脆弱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承受着不成比例的重负,并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可对男女产生不同影响;
24. 关切地注意到肥胖在不同区域日趋普遍,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年中,并注意到肥胖、不健康的饮食和不锻炼与四大非传染性疾病有着很大关联,关系到卫生费用趋高和生产力下降;
25. 表示深为关切妇女承担着很大比例的护理重负,而且在有些人口群体中,妇女往往比男子活动少,更有可能肥胖,吸烟比例也惊人增长;
26. 又关切地注意到母婴健康与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是鉴于产前营养不良和出生体重过低导致今后易患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体质;妊娠情况,诸如孕产妇肥胖和妊娠糖尿病,与母亲及其子女所面临的类似风险有关联;
27. 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等一些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可能联系,呼吁酌情兼融艾滋病毒/艾滋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并在此方面吁请关注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特别是在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率高的国家并顾及国家优先事项;
28. 认识到室内烹调或供暖所用的低能效炉灶所产生的烟雾导致并可能加剧肺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对贫穷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影响尤其之大,因为这些家庭可能依赖此类燃料;
29. 又承认在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及在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机会等方面,国与国之间、国家内部和社区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
30. 认识到加强卫生系统的至关重要性,包括保健基础设施、卫生人力资源、卫生和社会保护系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以便有效和公平回应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保健需要;
31. 严重关切地注意到,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导致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负担加重,包括长期治疗和护理费用所致的贫穷,并导致生产力损失,威胁到家庭收入,致使个人和家庭的生产力和会员国的经济受损;使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贫穷和饥饿的一个致因,可能直接影响到包括千年发展目标在内的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32. 表示深为关切金融和经济危机、动荡的能源和粮食价格和对粮食安全的不断关切所产生的持续消极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所构成的日益棘手问题及其对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强调在此方面需要做出迅速、强有力、协调和多部门的努力,应对这些影响,同时巩固现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