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个头痛脑热的,总喜欢往大医院跑,其实,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医改三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江苏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不但方便了百姓看病,更让许多人的就医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进展:六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行家庭医生制度
“坐堂行医”,一直是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认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井喷式”爆发,不仅要求方便、价廉、安全、有效,而且要求提供上门服务、一对一服务。
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合理分工、分级医疗、分级防保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对于率先实现卫生基本现代化、加快实现省委省政府民生幸福工程的目标,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江苏将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二次革命,结合医改重点任务积极进行试点探索。今年,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推进签约服务和基层首诊试点。”其实质就是要逐步在全国广泛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其实,早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之初,江苏省就提出了进门入户的理念,把它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精髓所在,开展了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居民健康网格化管理、上门服务等服务模式改革。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为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江苏省在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加快改革服务模式,大力推行全科团队服务,并逐步向家庭医生制度过渡,促进了服务模式的转变,强化了居民健康管理,为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2012年,江苏省下发《关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对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工作模式和管理要求等进行统一规范,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各地进一步深化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内涵,落实全科医生服务家庭的责任,走进家庭,服务百姓。
无锡市北塘区民二社区的阅览室里,每周三下午,都会挤满了人,只见穿着工作服的医务人员正在忙碌着,量血压的量血压,测血糖的测血糖。一位老大爷说:“原来我脸上血色特别好,自己感觉身体特别棒,要不是冯医生,都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记得那是一次广场活动,他帮我免费测血压,说我血压高,我还不相信,心里想着,是不是卖保健品的,忽悠我们的,要不是他苦口婆心并拿出了工作证,我这病情估计会一直耽误下去,现在想想,心里有点后怕,当时真是无知无畏啊!”旁边75岁的王婆婆凑了过来,一脸幸福地说:“现在,我们老年人,要什么有什么,如果说还图个什么,就是希望身体健健康康的,冯医生他们定期到我们这里,血压、血糖都测一下,平时不舒服的问一下,心里就有底了,儿女们也好放心。”
苏州市姑苏区的朱医生告诉我们:“以前,我们都是在社区选个点,请居委会同志帮忙,召集大家活动。现在,我们更进一步,直接按照群众的要求,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医上门服务。”这一步,让医改的阳光普照到千家万户,仅仅去年,全省就提供了730多万人次上门服务。家庭医生如同一朵朵报春花,沐浴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春风,在江苏大地上绚丽绽放。据第三方调查,目前江苏省67.6%的居民接收过医务人员上门服务。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正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一张亮丽的服务品牌,成为拉近社区卫生与群众心理距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欢迎。像这样提供上门服务的医务人员,江苏省已有近两万人,他们组成3000多个全科医师服务团队,每个星期安排两个半天,活跃在300多个街道的几千个社区,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促进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截至2012年底,全省95%以上的街道实行了网格化健康管理,97%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团队服务,60.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了家庭医生制度;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的预防保健服务量占总量的72%,门急诊人次占总量的46%。
家庭医生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此,江苏省立足省情,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延伸和深化综合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目标,即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支撑的家庭医生队伍,以户为单位,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与居民签订健康服务协议,构建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连续、综合、主动地提供以寻医问药和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工作,连续两年列入民生实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工作目标。省卫生厅把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作为便民惠民举措之一,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的承诺,并建立督查机制,将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情况列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内容,组织督导检查,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省卫生厅负责人说。
一位长期研究社区卫生的学者介绍道:“由家庭医生、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既能最大程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使其得到最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又能给社区居民提供最快速、最便捷、最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具有立体、循环、高效的特点,是国际通用和成熟的做法。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不但能缓解大医院门诊负担,为疑难杂症的研究、诊治腾出时间,而且能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打造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终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让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医疗保障制度的支持。为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镇江市医保部门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门诊统筹部分,由原来的按就诊人头付费方式,改为按签约人头加按就诊人头付费方式,并计划将来全部转为按签约人头付费。无锡市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结合起来,出台政策,鼓励签约群众首诊在社区,城镇职工医保对象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诊机构的人数,由2011年18.35万人上升到30.74万人,占总数的22.3%。这签约的30多万居民中,多为医疗保健需求较多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内容: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制度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依托,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为家庭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阶段,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大多数是由政府统一购买,签约家庭自愿选择,家庭医生免费提供。
“徐医生,我妈妈今天突然感到头晕胸闷,你看怎么办?”镇江市润州区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春生医生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刚开始,可不是问这些问题。”徐医生继续说道:“像送个感冒药、创可贴之类,居民自己能解决的事,都一咕脑儿地打电话来,要求家庭医生做,把我们当成了免费使唤的保姆。”
为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现阶段,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主要分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类。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围绕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为所有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为0-6岁儿童、孕产妇、育龄妇女、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居家医学观察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围绕部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医学指导、转诊建议、优先预约大医院专家、三级医院转诊等服务,为行动不便、确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以上服务,涵盖了家庭医生能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家庭医生高质量地开展签约服务提供了依据。
家庭医生所提供的服务,多数由政府“埋单”,免费向群众提供,但起初上门宣传时,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不知情,缺乏信任感。
来自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灏医生深有感触地说:“刚开始,居民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我们人头也不熟,上门宣传时,居民不开门是常有的事。好不容易把门敲开,居民就会连连发问,要收多少钱?签了协议,是不是只能到你们中心看病了?碰到这种情况,就得耐心解释半天。”
在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的帮助下,各地家庭医生们主动与居民交朋友,帮他们解决疾病困扰,时间一长,居民们的态度变了,越来越愿意听从家庭医生的建议。
无锡市南长区有位马老伯,患有高血压,轻信电视广告中推荐的各种保健品,每月花费上千元,增加家里经济负担不说,降压效果还不好。后来,在家庭医生的耐心劝说和指导下,改用正规的降压药物,费用一下子降到每月100多元,疗效非常好。现在,无论是自己、家里人,还是亲朋好友,头痛脑热的,马老伯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家庭医生。
“我们家庭医生的工作,离不开热心肠居民的帮助。马老伯就是个典型,当他得知我们上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不辞辛劳,带着我们一栋楼一栋楼地宣传,多亏了他的鼎力相助,我们很快打开了局面。现在啊,马老伯俨然成了我们团队的一员,每次下社区,他都忙前忙后,帮我们张罗。”王医生看着一旁满脸开心的马老伯说道。
成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矛盾
家住淮安市淮阴区的张阿姨,丈夫几年前脑梗塞成了植物人,需要定期更换胃管和尿管。以前都是全家出动,几个人抬着上医院。长期下来,一家人搞得筋疲力尽,更换胃管和尿管成了张阿姨全家的一大负担。听说家庭医生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印在钥匙扣上的家庭医生联系电话。当看到章医生一行3人,满头大汗地上门为她丈夫更换了胃管和尿管,详细交代注意事项,还讲解平时的护理知识,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动,拉着章医生的手,动情地说道:“章医生,你们可真是个大好人,以前每次去医院,要多麻烦有多麻烦,这下可好了,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问题,多亏了你们,解决了我们家一直以来最大的难题,这个钥匙扣真是我们的救命锁啊,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真心办实事啊!真是辛苦你们了!”
家庭医生不光“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头一回生小孩,意想不到的事可真多,老观念、新知识,有时候,谁都说服不了谁,现在好了,有了丁医生,什么都不是问题了,真给力。”作为家庭医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家住南京市玄武区的高女士一个劲地夸她的家庭医生。身旁的婆婆接过话题说:“对对对,现在科技发达了,什么检查项目、医学术语特别多,虽然给了参考结果,可我们哪懂这么多,多亏了小丁医生耐心解释,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还有许多家庭医生从患者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温馨小举措打动签约居民。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医生就发现,冬天到居民家中测血压,需要脱下半边棉衣,露出只有毛衣遮挡的手臂和肩膀,很容易着凉感冒。为此,她自制了“爱心小棉袄”,这棉袄只有普通棉袄的半幅大,分男、女两款,男款黑底加浅灰色花纹,女款紫红色底加黑斑花纹,和尚领处系了两根布带,袖子上有一截是单的,里面没有棉絮,刚好绑着血压仪的绑带。有了这件“爱心小棉袄”,测血压脱衣服就不怕冻着身体了。周阿婆逢人便夸:“这小棉袄可暖和啦,又不影响量血压,陈医生真是细心,真心为我们考虑,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细节暖人心,像这样“贴心人”、“贴心事”还有很多很多。记得一位家庭医生在自己的工作手记中写道:“我愿做月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默默无闻地普照大地,送去一片充满柔情的光明,带来明天无限的希望……”正是他们,真正关心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在服务中逐步与居民建立了信任关系,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和联系,为切实改善群众的就医感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履行好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做出了自己不懈地努力。
退休在家的姚奶奶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家庭医生开的药,都是物美价廉的基本药物,比大医院便宜15%以上,加上药品的报销比例高,一年至少能省4500元,对我们这些只拿退休工资的人来说,能省一笔是一笔,省下来的钱吃吃玩玩,给孙子买买东西,不要太幸福啊!”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明显地降低了签约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也提高了医疗资源、医保基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形成了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基金、政府等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
创新:激励医生多进家门
“要将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让深化医改惠及普通民众,离不开家庭医生这支队伍,需要他们积极参与。我们南京市在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后,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家庭医生主动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为群众提供服务。在绩效工资分配上,除向工作在一线的家庭医生倾斜外,市卫生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会同财政、民政、人社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对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发放基层工作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负责人如是说。
“与工作量相比,钱虽不多,但这体现了政府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让我们这些中心主任好当多了。现在大家下社区的积极性很高,连卫技人员也纷纷表态,要加入全科医师团队下社区。”南京市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丕裕主任说。
据了解,江苏省其他地区也出台了类似的奖补政策。淮安市淮阴区增设了人均每月300元的特殊岗位补助,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后,发放给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签约服务任务完成得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州市财政给予每家5万元的专项补助。南京、常州、南通等地还从绩效考核分配入手,创新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家庭医生的积极性。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调动积极性上做文章,实施了有效工时制,细化每个工作岗位、每项工作任务的有效工作时间,把每个部门的工作转化为有效工时进行量化考核,放大工作质量及社会满意度考核权重,形成积极导向。实际操作中,我们对上门服务一人次补贴40分钟,家庭医生工作站内管理每一人次慢性病患者、更新健康档案一次各补贴15分钟,电话访视每一人次补贴6分钟,建立家庭病床每一床日补贴150分钟,新建健康档案一份补贴45分钟。一年试行下来,上门服务这些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工作,工作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进一步凸显。”南通市崇川区卫生局负责同志介绍道。
今年,省卫生厅将在全省开展有效工时制试点工作,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引入“有效工时”概念,建立新型的科学考核评估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切断以药养医机制,激发机构和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巩固和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目标: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江苏省作为全国最早探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之一。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建成,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医改重点工作的推进,政府对社区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江苏省将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作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便民惠民的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实施,标志着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从早期的注重硬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将进一步提高,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夯实了基础。
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不会一蹴而就,它取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是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提出,今后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与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挂钩,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收费标准与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的改革目标。我们相信,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科医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全省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家庭医生制度一定会很好地建立起来,人人拥有家庭医生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