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闫祥岭、杨绍功)习近平总书记29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意义受到全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从提出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到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再到提出加强公共安全立法、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的要求,公共安全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愈发突出。
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要长久维护公共安全,需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踩踏、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不断,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带来恶劣社会影响,不断敲响警钟,告诉我们公共安全容不得任何麻痹大意,我们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维护公共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厘清思路,摸排线索,找准原因,以补齐短板、消除隐患。相关部门要勇于面对公共安全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拖延,不回避,把主要力量放到抓重点、抓关键上来,着重通过对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环境的改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在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域,更要贯彻好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
公共安全需要明确各方责任,将健全长效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相关部门要“法”字当头,用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思维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领导干部心头始终要有“保一方平安”的担当意识和政治觉悟,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维护公共安全要把基层一线作为主战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公共安全无小事。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深入考虑和谋划每一个环节,是提高公共安全体系精细化水平的有效路径。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努力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形成公共安全人人维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