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写在第十二个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
2015年6月14日是第十二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献血者日主题是“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首次由我国主办,主会场设在上海,进一步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正能量,感谢千千万万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感谢千千万万关心无偿献血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把无偿献血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无偿献血成为评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全省无偿献血量逐年上升,2005年全省采血量87.42万单位(约175吨),到2014年全省采血量增加到147.97万单位(约296吨),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无偿成分献血率、自愿无偿献血率持续保持100%。全省无偿献血工作较好地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保障了用血安全,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荣誉称号,全省13个省辖市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政府主导 部门协作 建立完善无偿献血工作机制
2000年,我省率先出台《江苏省献血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定无偿献血工作的法律地位。省政府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以及《江苏省献血条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献血工作,保证献血工作经费,组织开展献血的宣传教育,统一规划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的法定职责,2010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把无偿献血工作作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规划、组织、协调、投入等职责,研究并解决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2011年4月,省政府建立了由卫生、红十字、宣传、教育、文明办、公安、民政、住建等14个委办厅局参与的江苏省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下发了《关于明确全省无偿献血工作各部门职责的通知》,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省教育厅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并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参与无偿献血各项工作,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无偿献血工作氛围。省住建厅对固定采血点设置、采血车停放、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宣传栏设置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省红会整合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招募、技术支撑力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要求省级机关建立本单位应急献血队伍,对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进行登记造册,在临床用血供应紧张的时期,组织本单位(系统)工作人员参加无偿献血,树立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良好社会形象,引领社会新风尚。省国资委要求将无偿献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做好无偿献血组织工作,对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进行登记造册,逐步建立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省文明办将无偿献血达标率纳入到省文明单位的考评细则,倡导省文明单位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南京、徐州、苏州、常州等市结合本地区实际,从地方政府层面出台配套法规和规章,进一步确立无偿献血工作地位,从政策上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落实,从制度上保证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有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进程。
爱心涌动 血传真情 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人间有情,才会有情同手足,血脉相连;人间有爱,才会有大爱无边,心心相印。《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无偿献血工作从有偿到无偿,从计划到自愿,从政府组织到群众广泛参与,全省各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献血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无偿献血者们用无私的爱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颂歌。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不让更多的生命逝去,全省各地无数爱心人士纷纷捋袖献血,许多人天没亮就守候在血站门口、等在献血车旁;夜深了,还不愿离去。还有这么一群人,在他们的身体里流动的是汉族人群中只有千分之三的人才拥有的稀有血型血液,他们被人们尊称为“熊猫大侠”,侠情柔心的他们每次在接到求助电话的那一刻起,“献血、救命”就如同无声的命令,开始与时间赛跑。2014年,我省某医院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又是奇缺的“熊猫血”。为了一名素不相识的产妇生命,献血者、医院、血站、爱心车队、交巡警演绎了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接力,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传为佳话。
“我不认识你,但我要感谢你。”滴滴热血,汇成一条条生命之河,全省100多万献血者,如同爱的使者,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爱的力量。他们每一次捐血,就如同点亮一盏心灯,“星星之火,燎原一片”,温暖着人们的心房,也温暖着整座城市。
保障安全 保障供应 加强采供血机构内涵建设
全省采供血机构以“科学管理、质量至上、优质服务、安全供血”为质量方针,以“发放至临床的血液产品合格率 100%”为质量目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献血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严格质量控制,基本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质量体系健全、运行管理科学、行业服务规范的采供血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与采供血工作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各级血站通过文化建设、业务培训、新员工聘入等途径不断提升员工思想素质、增强服务技能、优化队伍结构。目前全省1800余名从业人员中,卫技人员所占比例达到77.5%以上、中级职称人员达到45%以上,基本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采供血专业技术队伍。二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各血站组织人员适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审与修改,以保持文件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展对标准、规程的培训,促使员工规范执业、依法执业。三是注重过程控制。各级血站通过开展体系审核、质量控制、动态监控等质量管理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四是积极推进核酸检测工作。印发《江苏省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分步骤推进,加强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到2015年底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切实提高病毒感染窗口期的检出率。五是加强基层站(点)质量管理。各血站将基层站(点)的质量管理全部纳入本站质量管理体系,统一体系文件、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
省卫生计生委在过去6个周期评审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江苏省采供血机构技术审查及执业验收标准(第七周期)》,内容涵盖组织人员、设备物料与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血液检测、质量体系管理、信息管理等采供血机构运行的各方面,着力关注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和鼓励创新性工作开展,确保血液从血管到血管的质量安全。
开源节流 合理使用 着力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我省按照“一个扩展、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宽血液来源渠道。“一个扩展”,努力扩展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和城乡居民的无偿献血人群;“三个转变”,由一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变,一次献血量200毫升向400毫升转变,献全血向献成分血转变,努力保证临床用血需要。省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下发了《江苏省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方案(2013—2015年)》,在强意识、建机制、重长效、严考核上下功夫,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努力提升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护血液资源,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输血安全。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和完善输血科(血库)建设,科学制订临床用血计划,建立完善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和评价制度,广泛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教育培训,积极推广自身储血和自体血液回输等临床输血新技术,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切实做到科学用血、节约用血、合理用血,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把血用在刀刃上。
提升服务 保障权益 全方位关怀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是一项“每天从零开始”的工作,全省采供血战线医疗卫生人员坚守在无偿献血第一线,常年冒着酷暑严寒,放弃节假日休息,努力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一流服务。
一是优化献血服务环境及流程。省卫生计生委下发了《江苏省献血屋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规范献血屋建设标准和流程要求。各采供血机构改造献血服务大厅,优化献血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献血者献血感受。二是保障献血者权益。2006年开始,我省采供血机构探索联合保险公司建立献血者意外伤害保险补偿机制,得到献血者的一致好评。以江苏省血液中心为例,2014年理赔99人次,赔付金额55.01万元。在充分调研和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江苏省献血者屏蔽、保留与归队指导原则》,明确献血者屏蔽、保留与归队的原则及处理方式,既保护了献血者献血权益,又确保了血液的质量安全。三是做好无偿献血延伸服务。2012年8月,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无偿献血异地用血报销制度,我省无偿献血者及其相关人员在省内异地用血时,费用将由用血地采供血机构先行报销,再由献血地采供血机构与用血地采供血机构结算支付。这样,简化了报销程序,缩短了报销周期,切实方便无偿献血者及相关人员用血。2014年,全省用血报销15759人次,报销金额1411万元,其中异地用血报销1692人次,报销金额117.5万元。
无偿献血事业任重而道远,保持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坚守与努力。就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说的那样,血液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离不开血液工作的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医疗服务量快速增长,新的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对血液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无偿献血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相信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全省采供血机构当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力争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再创佳绩,为又好又快推进江苏“两个率先”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