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7年5月25日
地 点: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宋树立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梁晓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杨月欣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参加五月第二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五一前我们和相关的部门一起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第二阶段的活动,主题是“三减三健”,当时也做了发布。5月中旬以来,我们先后迎来了全民营养日和学生营养宣传周,这些活动都特别强调了营养、饮食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向大家介绍“三减三健”当中的“三减”。并请杨研究员给我们介绍一下全民营养周活动有关情况。他们精心的准备了PPT,演示文档。我们先请梁晓峰副主任介绍有关的情况。2017-05-25 09:59:22
梁晓峰:
各位早上好,受宋司长的邀请,今天有机会跟大家说说我们现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其中也是按宋司长的要求重点说“三减”。我们国家现在慢性病的患病率快速上升,特别是大家现在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现在对慢性病的关注也是非常大的事情,我们中国要建成健康的中国,特别是我们也发布了中国健康2030规划,这里有几个数据大家要知道,高血压的患病率是25%左右,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0%左右,这两个数字是非常严重的数据,上升的速率是非常快。我们2025、2030都有控制的目标,我们要实现这个控制的目标,要开展非常深入的工作。第一,现在慢性病有一个流行的趋势。简单讲一讲。我们也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开展饮食、身体方面全球的策略。还有关于“十一五”规划当时也提出一些要求,现在到“十三五”,所以我们要做一些目前的践行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2017-05-25 10:11:22
梁晓峰:
先说说健康生活方式。特别是宋司长前一段在奥林匹克公园发起这项活动,主要的领导都参加了,从国家的层面逐步向省里、市里、县里推广,这里是“三减三健”。所以媒体朋友们应该记住“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7-2025年重点突出的六个方面的工作。
为什么要减盐呢?盐是人体必须摄入的食品,但是它多了以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个是现在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造成脑卒中、冠心病等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摄入量是5克,我国居民推荐的摄入量一天是6克,我们现在是10.5克左右。从10.5克降到6克、再降到5克是不容易的。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省政府在五年前启动一个项目,山东的减盐和防控高血压的项目,也取得很好的成绩。通过4、5年的时间,大概降了2克左右,减盐我们是与预防高血压紧密相连的。2017-05-25 10:39:09
梁晓峰:
第二,减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是20-30克,一天一个人。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是每天42克左右,已经超过了很多。全国大约80%的家庭都是超标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点外卖,虽然在家里吃,但是还是外面加工的,另一方面带来比较大的问题是脂肪摄入太多。因为它高能,容易消耗不掉,造成高脂血症和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随之而来,为什么减油也是这个原因。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悠久,也非常有特点。
第三,减糖。我们指是添加糖,糖的疾病危险因素就是多了以后会造成我们能量储备,尤其是现在也可以转化成脂肪,直接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病危险的因素。从总的消耗量来看,中国人均现在糖并不高,大家知道,这也是跟我们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饮食文化非常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北方,过去没有大量糖的摄入,但是现在是消耗量越来越大。昨天我还在飞机上看参考消息,中国进口糖的量是越来越大,这也说明我们加工的特别是西方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的影响越来越多,点心越来越多,蛋糕越来越多,越来越甜。我们今天说的重点是含糖饮料的消费是增长很快的,我们知道3-17岁现在饮料的消费量是很高的,饮料高消费者添加糖的供能比超过6%,我们国家原来说过是5%左右是比较合适,现在已经超过5%这样的线。关键是在青少年,3-17岁,马上六一儿童节,不知道宋司长还有没有专门的会,我在这儿强烈呼吁,我们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倡导大家喝白开水,不要喝饮料,尤其是中小学生。这也是今天主要的内容,“三减三健”,减里面最后是减糖,必须迫切的是含糖饮料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消费。2017-05-25 10:40:00
梁晓峰:
健康口腔,尤其是儿童的龋齿率和老年人这两个人群。所以,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是青少年和老年人。口腔不单是美观的问题,不单是牙疼的问题,实际它和其他慢性病是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是,可以诱发心脏病的发生,对其他的器官和疾病也有相关性。健康体重就更重要了,我们有几大类,尤其是我们现在糖尿病和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前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体重健康,多数是超重肥胖,这是世界各国都比较大的问题。中国人不算是世界上最胖的,美国现在已经超过30%的肥胖率,马上要达到40%,现在是38%左右。中国是12%左右,现在增长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青少年中间增长的速度比较快。最近马冠生等专家发布的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蓝皮书,大家可以看一看,回去重点宣传一下。健康的体重是我们保证健康的重要的环节。怎么办?除了吃,一会儿杨月欣理事长会给大家讲怎么管好你的嘴。另外是动,王陇德院士说首先是动,建议把动放在前面,怎么动?每周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就是就是出汗,这也是我们委里聘请的白岩松反复在众多场合说过,一定要出汗,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到夏天这样的地方都不出汗,因为没有运动,所以消耗太少,这是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健康骨骼和体重是一样重要的,儿童缺乏体育运动,糖或者是碳酸饮料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方面在孩子方面我们更加关注健康的骨骼,体育运动要跟得上。一会儿营养方面杨月欣理事长会说。还有一个是老年人,老年人也是骨质疏松,跌倒。我们要把青年人或者是老年人这两端要抓好,健康他的骨骼。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这么几个内容,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说。
“三减三健”是六个要素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未来七八年的时间我们按照重点来讲,今天的重点是“三减”,希望大家记住“减盐、减油、减糖”。我们希望媒体要正确的宣传,大量的引导,健康的中国都是从一点一滴来做起的。谢谢大家。2017-05-25 10:40:26
主持人:
谢谢梁主任。下面请杨理事长给大家做介绍。2017-05-25 10:40:56
杨月欣:
感谢委里邀请,今天跟大家一块儿来交流关于全民营养周的营养健康宣传教育的大型活动。实际上全民营养周也是我们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刚才梁主任讲到“三减三健”,其实“三减”几乎都是营养的问题,我们全民营养周就是配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一个专项行动。我今天给起的名字是全民营养周营养界部署大动员,助力提升国民健康素质。我想给大家讲三个问题,一是怎么全民动员,二是信息如何被加固或者被统一的,三是如何统一的组织,然后怎样把消息传播出去。
我很骄傲,觉得营养周刚三年怎么就火成这样呢。今年简直是遍地开花,我觉得朋友圈都刷屏了,我插上小红旗的地方全部都有,不只是说的是省,说的是县里、市里都有,只有青海没有,连西藏都有。第二年就覆盖4.7亿人。
我们办公室分析了一下,有四个因素筑成了我们营养周如此的火爆,第一个真的是百姓需要、百姓喜欢,专家都出动,全都加入。今日头条给过我们一个数据,“营养”这两个字被老百姓点击的次数一年是33个亿,为什么这么关注呢?想生孩子的关注,养孩子的关注,老了关注,有病了也关注,真的是民以食为天。2017-05-25 10:46:04
杨月欣:
第二,这一次我们真的是创造了焦点,平时都可以天天看到营养知识满天飞,那只不过是雷阵雨而已,几滴雨湿一湿手指头。这一次营养周是倾盆大雨,全国下,让老百姓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多的机构、这么多的企业,全社会的媒体都在关心,他们能看到真的专家在做。这也是我们创造焦点和爆点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三是参与感,你说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广播电台,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专家,告诉你点什么。这个营养周真的给大家创造了机会。我们每一次营养周都有工具包,工具包20个、30个,又是文章、又是图片,随便下载,下载了随便传播,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亲戚朋友知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专业机构是创造原始知识的,创造原始的传播材料的,百姓自己去传播,这也是非常棒的。从城市到县里全部的医院都动起来。
四是仪式感。这个图片是剪纸,过年了,穿新衣服,大家都在穿新衣服,大家都剪纸,那要过年了,如果你一个人穿,你只不过买了一个衣服而已,绝不是过年。然后还有吃粽子,吃粽子一个人吃尝尝鲜而已,全国人民全吃粽子,那端午节来了。所以,我们营养周就是这个意思,让大家有认同感、凝聚力,周期性,每年反复强化,今年说这件事,你记住了,明年我还说,后年出一个新点子还说,这就加强了印象。另外我们号召全体的专家都义诊,就说广东省169家医院在营养周内天天义诊,营养科的人在那儿穿白大衣做,平常都得花钱的,一百块钱一个号,现在不用了,坐在那儿,随便问,人都来了。我们疾控也不落后,疾控我也统计了一下,一千多家疾控的人都出动了,在社区、公园里做宣教活动,非常棒。现在我们还有一个科普活动在进行。当然还有明星效应,六大明星的加盟也为营养周引来了很多关注。2017-05-25 10:51:39
杨月欣:
兴起营养健康的新时尚,不是一句话的事,我们有很多好的文化、但是我们有很多不好的文化。大家都知道,比如来了客人都想一大桌子饭,剩不下就觉得不好,浪费,还有随便的喝酒,其实很多的文化是不好的。营养周大家都清楚,最重要的为什么火。我有一点没说,就是卫计委发了文,要不然也不能火成这样,真的是特别特别感谢卫计委,全体的疾控,还有过去的健康教育中心从来没有跟我们联合过,这次健康教育中心、疾控中心、医院、大学是大联合、大联动。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健康中国、营养先行”。我们每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主题,第二年是平衡膳食,营养健康,第三年是全谷物营养+,把膳食指南给分解了,一条一条说,一条一条让你记。这样真的是很不错。这次的启动会,宋司长也参加了,王部长是中国营养学会的荣誉理事长,很多专家,还有大使馆的人都来了。每个省都有启动仪式,这是安徽的,这是云南的,这是广州的骑自行车运动,这是珠海、这是江西,上面是河南等等,全部都启动了,非常棒。当然我们这次除了有明星,我们还把自己的专家贡献出来,马冠生教授、范志红教授都是当红教授和中国疾控的一个博士,去给大家推荐什么是全谷物。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是要强调个人的力量,这个自媒体时代大家都愿意当主角,政府一推动,这个事真的就火了。
“三减三健”,合理膳食怎么固化营养健康的新理念。新理念要固化,有两个因素,一是知识传播的正确,二是真的是对个人有用。我们每年有一个主题,还有10篇的热点文章。我身为老百姓怎么参加营养周,给了大家20条,说这一周天天食物不要过量,这一周不要喝甜饮料,这一周每天六千步,这一周天天回家吃饭等等。给大家能够做到的事情,大家参加营养周,非常好。很多人在微信里秀自己,老婆高兴了,这种小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2016年我们核心信息就是整体的膳食指南的发布,工具包16个,还有很多的实物向下发放。2017年就是全谷物了,发布了十大好谷物,不能只告诉人家吃全谷物,告诉人家什么是全谷物。十大好谷物专家评审了四次,包括粮食局的人一起来评价。当然我们还有小折页等科普文章,这次工具包20种。2017-05-25 11:02:23
杨月欣:
2018年做什么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二条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符合卫计委提出的“三减三健”,我们还做了《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蓝皮书里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的肥胖如何预防、如何控制、如何诊断、如何干预和治疗,生命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和个体都有具体的指南。”大家可以从这里找到很多核心内容。我们已经为明年全民营养周做好了准备,一年一个主题,旗帜鲜明的告诉大家该怎么做。
减盐的文章已经发表,是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CDC营养与健康所一起完成的。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对食盐怎么看,你觉得它重要吗?你知道要吃多少盐吗,你是不是平常会尝菜是咸还是不咸,如果不咸怎么办,咸了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调查了一千人,31岁-40岁妈妈的结果。加工食品里的盐占48%,大家现在吃包装食品比较多。在家里烹饪用的盐是27%,外出就餐和平常用餐占到25%,加工食品的用盐占了很大比例。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个人,吃盐符合6克的分一个组,11克的分一个组,超过17克的分一个组,他们的知识行为都差不多。对了也不知道怎么对的,错了也不知道怎么错的。差别不是特别大,至于行为的改变,问你愿意改吗?说无所谓吧,好吃,我还年轻呢,没关系。所以付诸减盐行为的人,还是比较少。2017-05-25 11:12:32
杨月欣: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个外国人提出来的,对减盐谁要负责任呢,是你自己吗?可能在外国,觉得家庭就餐是主要的,所以个人要负起责任,特别是对你自己的家庭。但是中国人说该谁负责任呢。是生产商负责任,最后排到后面才是家庭也要负责任。这个变化也是蛮有意思的,会把这个责任推给食品制造商。
对于学生,儿童节快到了,儿童的知识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调查5000多名学生的家长,还是25岁-35岁的学生的妈妈。通过对行为、方式、态度、技能几个方面,调查了七个问题,包括饮料。这里可以看到所有人对食物的态度都很好,除了谷物,一般的家长觉得吃谷物不重要,觉得谷物不谷物对我的孩子没关系,其他的都很重要。在营养知识方面的调查数据,百分之百正确的很少。我们调查的都是蚌埠一类的二三线城市,不是大城市。说到技能,比如说提到减盐,你知道怎么做吗?知道,这个都做得很好,怎么给孩子做平衡膳食,说出来也很对,做出来也很对,但到了具体执行,经过一周的调查,就都不行了。整体来看,态度都很好,技能都很好,行为真不好,知识真不好。大家心里想得很好,都不做,也不学。在小城市里还是需要我们很好的教育。2017-05-25 11:35:23
杨月欣:
第三,为什么全民营养周要统一组织、统一声音。正确知识的落地生根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专家乱了,大家都乱了,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乱了,现在已经很乱了,大家的信箱里或者是微信里接到很多很多种不同的知识,都是知识。但是知识真的是很乱,这个营养周我们要做的这件事就是统一声音,所有的都统一起来。统一起来不容易,专家也不见得统一,因此我们做了很多的科学共识。我们做了食物与健康的科学共识,怎么样吃营养素补充剂使用原则的共识,零食消费的指南共识,我们做了怎么样预防贫血的共识,肥胖膳食的共识。更重要的我们做了糖尿病人在家里如何吃饭的共识,癌症患者在家里怎么吃饭的共识,还有做月子的哺乳期妇女如何吃饭的共识。中国人做月子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现在月子中心很昂贵,10万块钱做个月子,请个保姆又要很多钱,这些都需要有共识。有了共识,我们传播就非常容易,所以今年营养周我们宣传“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在这期间我们发了宣传小册子,科普用具等20种资料,让大家一起去下载和传播,每个人按照我们发的核心信息去传播,效果很好,会在13亿人民里会有点声响。
给老百姓解释什么是全谷物,解释一日三餐应该吃多少,全谷物应该吃多少。解释食物多样谷物为主,要怎么样做到,给你实例。大家来传播,我们就是营养知识传播源头的制造者,是核心知识的制造者,而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我希望在营养周的时候把这些正确的知识告诉13亿人,但哪怕是1亿人能知道就好。还有正确的配餐指南,你的一日三餐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一个女性1800千卡是怎么样的,不能多吃,吃多了就胖了。大家都怨食品加工的人让我把盐吃多了,我们营养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做了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过两天要请梁主任一起发布这个指南。食品工业很重要,一方面给我们提供食物,更重要的引导文化。如果文化提倡吃淡,我们大家都开始吃淡。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梳理了很多建议,通过食物监测,可以看到所有的零食盐的含量都在500毫克、600毫克。零食里的钠含量跟面包、披萨差不多,而谷物中的含盐量基本上在200、100左右,多吃谷物,谷物占到一半,对减盐有极大的好处。我们还提倡大家少吃肉,肉的含盐量没有少过900毫克的,全在1000毫克,900以上,甚至到1600。和吃咸菜差不多,现在吃肉吃得太厉害,我们说最多吃到一天三两,很多人一顿就吃三两,吃谷物都觉得无所谓,吃肉多,孩子的口味越来越咸。所以想减盐,食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平衡膳食是第一位。在分析食物成份结构的时候发现,包装食品也必须要减,有的是加工方法导致减不了盐,那我们就少吃一点。肉一天100克-150克足以了,不能多吃,多吃肉什么都上去了,不单是脂肪,盐也都上去了。2017-05-25 12:30:09
杨月欣:
我们还做了肿瘤患者在家的膳食管理。过去肿瘤病人住院20天、25天才出来,现在平均4天,有的病人3天、2天就出来了,成了常见病。出院就回家。回家第一个事情就是吃饭,怎么吃,确实是很多癌症病人最最头疼的问题。关系到他们的生命质量。刚出院的病人要吃饭,活了五年的病人还要吃。我们这回一定要把这件事管起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后面伴随的肿瘤复发和其他问题也有非常大的好处。这里是专家共识指南的八项内容,里面都有详细的解释为什么这样做。特别是身体活动和心理治疗,营养支持,不断个性化营养的筛查和评定,营养师和医院的营养科起了决定性作用。另外是糖尿病的营养专家共识,跟膳食是密切相关的,多少人都是因为管住嘴了,迈开腿了,不用吃药,病就好了。共识第一条就是吃动药平衡,达到和维持健康体重。对糖尿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必须是吃动和药物是平衡的。
谢谢大家,以后有机会我们更多的分享。2017-05-25 12:30:35
杨月欣:
大家可以关注中国营养学会的官方网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官方网站。所有的信息都会在上面公布,还有微信客户端以及微博。我们微博中国营养界,微信是中国营养界和中国好营养公众号。2017-05-25 12:42:31
主持人:
谢谢杨理事长给我们做的科普。下面进入提问环节。2017-05-25 12:46:03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您讲癌症,我还比较感兴趣,现在癌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在平常自媒体平台很多央视已经报道了触目惊心的标题党,关于癌症的谣言是最多的,说吃这个会致癌,得了癌吃这个会加重等等有很多谣言,能不能请杨理事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癌症家庭的膳食指南里比较核心的几个,让大家规避听信谣言风险。另外,请问梁主任,刚才说了很多关于盐的事,这个月还有一个日子是碘缺乏病日,我们食盐加碘的政策已经实行很多年,食盐加碘其实在这几年一直都是有争议的,认为加碘和我们国家的甲状腺疾病的上升有一定的关联。我想问一下,我身边有很多人他们在花高价买无碘盐,一些进口的盐,食盐加碘在的政策上,我们未来有没有一些调整的想法,或者跟疾病相关的是不是有一些研究,是否和甲状腺疾病相关?谢谢。2017-05-25 12:46:36
梁晓峰:
我先说一下,这个问题很好,首先我是吃普通碘盐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起草关于碘缺乏病新的行动计划还是技术规范,正如你所讲的,现在碘缺乏病还是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食盐中加碘也有不同的声音。卫生计生委是业务分管部门,还是非常重视这个事,我们国家疾控中心其中也承担一部分任务,比较大的一块是原来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原来在我们中心传染病所这边,因为也是历史原因,现在我们已经划到营养与健康所。碘仍然是营养素的问题,我们放到这边跟膳食和盐紧密结合起来。
你说的很对,虽然总的量中国的盐要减,盐里加碘的这个事怎么办。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如果减到6克,现在的碘还够不够,这可能就是需要研究的。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北部地区和北方地区还是比较严重缺碘的,一些国际组织多年在帮助中国,几十年前开始在加碘,现在像中国这种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国还有很多,中国这几年不错,碘缺乏病大幅度下降,现在有一些地方已经达到了消除标准,主要还是通过在食盐里加碘,补充这个碘。成绩是明显的,也是考虑到现在一部分在盐里加碘会不会造成其他的有关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从目前的证据还没有明确的影响,当然这个话题应该引起重视,应该认真的研究,如何加碘。2017-05-25 12:49:12
梁晓峰:
另外一个情况,我们从专业角度来看,过去的监测因为过去力量弱一些,布点相对少一点,一个省可能只有几个点,现在疾控局要求每个县都要布点,一个是自然环境本身水里的碘,碘大部分摄入还是靠水碘摄入,水碘到什么样的水平。再就是加强盐碘,盐业改革以后也放开了,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盐的种类,你刚才也说到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碘比较高,他可能食用无碘盐,好像花得价钱也比较多。还有企业宣传某个盐是从哪个稀缺的地方来的,这个盐如何如何珍贵,我们也不能不理性判断就接受有关宣传,因为现在多元化,这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再就是关键对人的碘的水平的监测也是有待加强。一个是人的尿碘要监测,碘盐要监测。加上自然环境的碘要监测。要综合评价以后,才能决定。当然对于个体,如果某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十分关注,要去医院查一下自己的碘的水平是什么水平,这就比较复杂。我们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说,是考虑的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从人群来看,碘缺乏病通过在盐里加碘已经证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没有证据说,目前的补碘造成了甲状腺疾病的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在盐里加碘的政策短期还是不能变,还是要坚持若干年的时间,当然要加强研究,我们也非常关注甲状腺疾病的变化,有些点做得还不够细致,需要逐步加强。2017-05-25 13:09:08
杨月欣:
我接着刚才提到癌症方面的问题,我们成立了专家组,于康教授和李增宁教授两个人都是医院临床营养科的主任,还有肿瘤研究所的两个教授一起担任组长,经过两年的时间做出这样的共识。九条核心推荐信息,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更高,生命质量更好。得病以后,特别是过完手术期,放疗、化疗会有很多的症状,逐渐消瘦、食欲不好,疼痛,焦虑等心理原因,都会引起严重的营养不良。上海华东医院孙建琴教授有一个调查,癌症患者差不多90%都是营养不良的,而患者本人不知道。这个情况下药物和体能的恢复都能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出院的时候需要做营养筛查和营养评定,让营养师告诉你现在你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状况,回家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增加什么。得有专家来进行个体化的指导。
下面三个关键推荐关于膳食,能量的摄入一定要保障。癌症病人最大的一个问题,不能好好吃饭,无论疼痛还是心理,特别是肠道、胃等消化系统。能量不能好好摄入,就不能保证自己的体力和肌肉。我们具体建议,比如每天每个人在20-25千卡左右,具体的评价是多少,不能够按照现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参考摄入量,那是对健康人群,而应该由营养师具体评价这样的情况。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也是这样的。总体来说对于膳食模式,三大营养素,对于红肉的话,比成人更严格一些,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还有一些具体到胃肠道癌症,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会有所限制,对不同的病种是不一样的。2017-05-25 13:12:58
杨月欣:
还有营养素补充剂,这是特别大的乱象,得了病以后,全都是营养品,到底什么样的营养品该吃,什么样的营养品不用吃,这也是需要做完评定以后才能来看结果。在这个共识里给了大家很好的解释或者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说的“营养支持”多数是说医疗用品,特殊医学食品,还有一些在医院里的制剂,也要经过评定,根据不同的病种来决定。特别是后面加上身体活动和心理治疗。这里包括对家庭,如果你是癌症患者的一个家属,你又应该怎么做。
身体活动,对于保持病人身体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癌症患者不是身体原因,而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手脚不动了,其他功能也不行了。这本共识请其他医生看过,大家都给予了肯定,医疗界的朋友们都说其实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的治疗有很多的共识。癌症患者的营养管理的共识确实非常需要,甚至比治疗还重要,因为出了院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对于我们营养专业,营养师的职业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谢谢。2017-05-25 13:15:10
中国人口报记者:
请问杨理事长,前两天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很多媒体做了相关的报道,请问以后我们学会是不是会陆续推出针对各种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南呢?除了刚才您提到的癌症患者家庭的膳食指导和月子餐的指导,还有哪些相关性的指导文本。刚才您提到很多居民对合理膳食的理念接受态度非常好,也非常认可,对实际的饮食习惯没有随之而改变,我们如何引导居民将合理膳食的科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呢?谢谢。2017-05-25 13:16:41
杨月欣:
谢谢。糖尿病的膳食指南现在已经做出来了,在网上传播很多,看起来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重视。糖尿病人群相当大的。2016年定的计划,一共是12项共识。现在已经有的提交,大家关注什么,我们想做什么,大家觉得需要做我们就可以开始做。现在接到的有两个需求,我们要经过专家评审之后来决定是不是做。一个是痛风膳食如何管理,第二个是生酮饮食方面的管理。这12个共识开始是我们的专家提出来的,后面需要各地的专家包括疾控中心、大学、医院的专家来提,我们有专家委员会决定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这是很好的工作机制。
第二,关于如何引导居民真正从行为上改变,是非常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六条里,也说到引领这样的新食尚。全民营养周的工作就是起这样一个引领作用。需要长期不断地、反复地教育,良好的膳食行为才能形成。我自己是河北人,吃面食一辈子,这个习惯很难改,从小就养成了,除了营养周之外,我们现在还有学生营养日,对学生、对小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从小习惯的养成肯定会影响他的后半生或者将来一辈子。加强对于学生的食育教育,也是我们要非常重视的。谢谢。2017-05-25 13:17:59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记者:
关于“三减三健”的问题,我们“三减”当中是与饮食习惯相关的,“三健”是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我们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去推动它?谢谢。2017-05-25 13:25:00
梁晓峰:
体育和卫生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共同动力,我们大的方案出来以后,委里也要求我们国家行动办公室作为技术单位,特别是要和教育系统和体育部门联合出一些有关的具体措施,行动第一阶段期间就在推广“日行一万步 吃动两平衡 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理念,将吃动两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确实是这样。4月28日第二阶段启动会期间,委领导就讲到不要仅仅停留在北京和国家层面动员,要深入下去。体育和卫生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共同动力,一是吃,二是动,吃动要平衡。比如说健步走,我在微信群有几个记者,我基本上能够做到90%左右,不是太好。现在大部分人天天坐在这儿,在地铁上大部分都是低着头看手机,静止着坐的时间真是太长了。但所有运动也要适量,因人而异,比如有的说我关节不行,天天一万步就不适用。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运动,要科学,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职业人群,都会不同,比如说产业工人每天就已经相当大的量,你还让人家走一万步显然不对,公共卫生是对大部分人群来说话,不能对个体,一对个体就很麻烦了。2017-05-25 13:26:41
杨月欣:
我想加两个小建议。一是食品工业方面,现在委里委托食品司,我自己作为专家承担了这个标准的修订,要把“三减”落实到食品的标准当中。比如说分量越来越小,吃得就会少一些,包括盐和能量都会少。第二个是关于糖和油,在标准中的体现,无形当中就减了,你吃多了也没关系,在食品工业的企业责任方面来限制。措施委里已经给食品司,跟我们交待了,因为我是具体修订营养标签标准的专家,要把这个理念融到食品标准里面去,也是一个引导。
第二,全社会的动员。现在委里这一点做得比较好,疾控中心也是,无论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还是全民营养周都是全社会的动员,不单是政府的事,应该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要参加的。昨天我们头一次启动会,我们营养周2017年的启动会,到场的人不足150人,我们用了视频直播,上面超过了17万人在那里点播听演讲,看全谷物的发布,这个形式很好,是全社会参与,把知识落在心里的过程。今天知识落入了可能没记住,多落几次,这个行为一定会改变。这确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17-05-25 13:28:05
梁晓峰:
我补充一下,我们上次看到方便面,现在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学生群体大量的消费,个人感觉中国肯定是生产最大的也是消费量最大的。我们跟企业座谈的时候讲到企业得承担这个责任,比如面里有三个包,蔬菜包很小,一点点,另外是料包,还有一个是油包。一般的方便面都是这样。我们说你能不能首先改一下,把菜包大一点,他说有成本问题,菜多了肯定成本上去。另外能不能把料包中间拿一个东西封一下,有一些油就一半,料包里边的味精、盐也就一半,类似这些小的东西又要需要我们倡导,需要我们专家不停给企业讲,所以“健康融于万策”不是很容易的。工商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工会、妇联等等都需要积极发挥作用,比如市场原来烟价要涨,主要是为了让你少抽,但深层次的工作绝对不是卫生一家部门能做的,真的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一定要认真看一下,大家大部分可能采访卫生口的,一定要传播给大家,对自己健康负责,健康中国2030规划已经提到这个高度,人人都要为健康做贡献,每个部门都要做这些,甚至包括道路设计、城市建设,都要做这些事情。2017-05-25 13:33:01
主持人:
刚才两位专家提到了学生、青少年,马上六一就要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有没有记者希望问到和孩子有关的问题?2017-05-25 13:33:39
人民政协报记者:
我们也是为了迎接六一专门做了关于儿童营养的专题,我的问题是提给杨教授,我们想了解一下现在我国儿童的营养现状具体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和全部的人群一样,是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共存的。第二个问题,刚才您也提到要对于儿童加强食育教育,您有没有比较具体的建议?第三,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之外,关于孩子现在在吃动平衡方面有哪些误区,需要怎么改进?谢谢。2017-05-25 13:37:22
杨月欣:
很大的问题。谢谢。关于孩子的营养状况,肯定是现在比过去强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家长投入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问题也是有的,我们现在的调查有两个点:一是喝饮料,大家都作为一种时尚,这需要家里和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喝水的孩子越来越少,喝饮料的孩子觉得好像没味道,一定要喝有味道的。从1980年之后喝饮料的人逐渐增多,到现在的中学生小学生喝饮料还是太多了。我们有一个调查,那个调查还停留在2010年左右,都比80年代的时候增加了近300倍。80年代我们刚进口可乐。到现在各种各样的饮料已经铺天盖地,选择就更多。这一点可能对于肥胖、对于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你吃得越来越甜,吃其他的觉得没味道,就更甜,这就是恶性的循环,不让孩子喝那么多的糖饮料是很有益处的。
第二是零食。我特别想说农村的孩子,有一段时间说辣条的事,专门有记者去采访看到农村孩子吃的零食确实是触目惊心,孩子身上没有几块钱,一块、两块、五毛,而孩子吃的就是五毛钱的辣条,五毛钱可以买一小包,孩子就吃这个,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有添加剂,有味道的东西,糖、盐、辣椒,然后就是面粉,就是咬起来特别劲道的,他就天天吃那个东西。我们有的领导亲自调查的时候说想试试,参观了半小时,这个辣椒在嘴里还没有咽下去,因为咬不动。我们为什么要出零食指南,就是要教给孩子怎么样去很好的选择零食,因为他不正经吃饭,他就吃不健康的零食。孩子如果一直在吃糖,吃又咸又甜又辣的东西,回家吃饭就不会有味道,就说妈妈这个不好吃,妈妈为了孩子也要加油、加盐、加糖,这个就不得了,天天这个味道就越来越强,现在很多人爱吃川菜,有多少人爱吃清淡的,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过来的。孩子胃口的养成,味道的养成和这些都是相关的,我们应该进行很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营养不良才会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好转,生活方式的好转,偏瘦生长发育迟缓越来越少,现在肥胖是一个大问题,肥胖越来越高,很多家长还没有认识清楚,尤其很多农村的家长更没有认清楚,老觉得孩子胖墩墩的好看,我们所有的年画上都画着胖乎乎的孩子,这一点也需要很好的教育。2017-05-25 13:49:31
杨月欣:
说到具体的建议,对于食育的教育,最好的建议就是加入到课本当中去,把食育课程,把对食物的认识、对平衡膳食的认识,甚至居民膳食指南、儿童膳食指南落到我们学校的课本里去。一个孩子如果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的生命,远高于对他的体育、智育、德育要好得多,首先我觉得一个人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生命。这是我想说的,谢谢。2017-05-25 13:49:59
主持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儿。我们过去都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营养的重要性,我们也有一句话叫“病从口入”,就是吃不对也会生病的。两位专家今天讲得非常好,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向大家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谢谢大家的关注。2017-05-25 13: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