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医学离不开人文的翅膀

[日期:2017-09-15] 来源:健康报  作者:华东公共卫生 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没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说道。此次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主题为“健康中国与人文建设”。来自全国医学领域、医学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医学人文精神如何融入健康中国建设。
  “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
  “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表示,建设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务人员队伍不仅要有更广博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更为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更高的人文关怀能力。
  张雁灵坦言,近几十年来,我国医学科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医疗机构建设、医疗科技成果等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老百姓对医院、医生的不满和批评却日益增长,这也反映出医疗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中运用医学人文的规范和引导不够。
  对此,曾益新表示,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部分医疗机构中出现了医生越来越依赖有形的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而蕴含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悄悄远去的现象,引起患者和社会不满,也使医务工作者在道德和利益之间难以平衡,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医疗事业发展的障碍。
  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精神
  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这为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引导医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曾益新说,医务人员应当明白,如果对患者没有爱心,不会去关心患者,不懂得患者心理需求,即使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再好,也不是合格的医务人员。
  “在行医路上,缺少医学人文素养的医生有可能短时间走得快,但一定走不远。”张雁灵表示,从“白求恩奖章”获奖者的身上就能看到,每一位备受尊敬的医生都充满着对人的关注、关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患者极端热忱。张雁灵表示,“ 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选良药”。
  对此,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从宏观来看,健康中国与人文建设,已然不仅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如何发扬人文精神的事情,这其中包含着健康、医学、科学、人文、哲学,宗教,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等方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该从更广博的视角审视医学。
  医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患者
  近日,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的医学教材专题会上,来自各大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应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让冰冷的手术刀闪烁温暖的人性的光辉。”曾益新表示,要全方位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抓好源头,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年轻医生。而要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必须依靠大批既有高精尖专业知识的人才,又有丰富而深厚人文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应当促进“医学与人文”课题在国家层面的立项、研究和国际交流,根据已有的认识付诸医学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另外,将“医学与人文”的研究成果,及时进入医学院校的课堂,培养合格的医学生,并向社会普及。
  张雁灵强调,倡导医学人文,是要求不能为医学而医学,也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而是要通过加强医学人文建设,让医学从实验室里面走出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患者,让医学成为完整的完美的科学,成为有温度,有人性的科学。
  曾益新认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者要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医务人员,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干的平台。他指出,面对医务人员遭遇恶意伤害的时候,管理者应敢于站出来为他们发声,为医务人员主持公道,使其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健康报记者 李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相关新闻       医学  人文精神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