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筛354万人,发现癌前病变两万余人,通过复查和治疗可阻断其恶变为大肠癌;边干边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发挥技术支撑和质控把关作用,大医院逐渐积聚放大专科影响力。5年时间,天津市趟出一条前移疾病防控关口的新路,让红利惠及医患双方,为被很多人视为“劳而无功”的公共卫生服务正了名。
近几年,伴随着卫生服务理念从“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预防疾病为中心”转变,国家层面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日益加大。但在基层,仍有不少医务人员甚至卫生行业管理者认为,干公卫费力不讨好、短期难见效,对此项工作提不起积极性;与之相应的是,群众的获得感不强,在大家看来,健康档案、宣教手册“并不实惠”。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陷入“既不叫好更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天津这场公卫实践,打破了各方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刻板印象。首先,决策者“向科学问政”,方向选得准。医疗卫生服务量多、面广、任务重,有限的财政经费投到哪个领域“性价比”最高?有赖于疾控中心长期开展大样本监测,天津精准锁定大肠癌这一可防可治病种,才得以收到如此丰厚的回报。其次,有别于疾控、社区两家挑大梁的常规做法,天津延展疾病防控链条,委托大医院担纲技术支撑,进行后续治疗和科学研究,为社区开展群众动员和初筛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也容易赢得群众信任,提高其参与度和依从性。当然,开展覆盖面如此之广的疾病筛查,必须牢牢抓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根基”力量,否则再美好的愿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回顾这场公卫实践,如果将其单单视为一场“履行公益职责”的胜利,显然苍白无力。毕竟,既让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不符合市场规律。要看到,在这场行动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得到了相应劳务补偿,又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门诊量随之大幅增加;对于大医院来说,其专科影响力得到增强,大量病例为其开展疾病研究提供了临床样本;疾控中心履责也不再只停留在监测、宣教层面,而是取得了降低发病率的防控实效。事实证明,彰显公益性同样可以互利互惠,也只有这样,公益之举才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生命力。
天津这场公卫实践,有力证明了干公卫绝不是一笔赔本买卖,或许会打消其他地区开展公卫工作的顾虑。同时,我们也对天津寄予更多期望:针对前期成果继续开展研究,锁定更多疾病指征,在今后的筛查中让更少人受罪,让防控收益更显著;完善筛查流程、规范、问卷、培训教材,为其他省市开展类似筛查提供范本;总结“三位一体”公卫模式经验,借鉴到其他疾病防控项目中,让更多医疗卫生机构得到锻炼提高,使红利覆盖面更广……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天津医疗卫生系统付诸更大努力,更需要同行同道、资金政策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乔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