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王陇德:实现“健康中国” 不单是卫生部门的事

[日期:2017-03-19]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华东公共卫生 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王陇德:实现“健康中国” 不单是卫生部门的事

王陇德: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

        “健康中国”战略如何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哪些部门负起责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只是治病救人吗?1月4日,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行了独家视频解读。

        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所有政府部门都应负有责任

        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如果因为重大疾病造成健康受损,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这和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完全不相符的。现在中央决定把健康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趋势。

        以往,我国并没有把健康促进问题提升到全社会关注的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也就是说,所有政府部门都对健康促进负有责任。不再是以往那样,提到健康就认为是卫生系统的责任,也符合全球趋势。

        我国目前在健康促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健康环境。很多政府部门对百姓健康都应该负有责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民政部门,就不应该仅仅管发结婚证,而应该利用机会,对新婚夫妇普及优生优育和科学育儿知识。这是百姓真正需要的,谁都希望生出健康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我国老百姓目前普遍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前不久我听说一位8岁的孩子得了骨质疏松。医生了解他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原来孩子平时只喝可乐不喝水。当医生告诉家长喝碳酸饮料是导致孩子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时,孩子母亲非常后悔。她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家长都会满足,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说老百姓非常需要健康科普知识。因此,每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认真考虑,能为健康做些什么?

       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标准调整:医生不能只会治病

       以往我国医疗机构的责任就是治疗疾病,对疾病防控并没有太多重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慢病都是可控可防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80%的心脑血管疾病、80%的二型糖尿病、绝大部分的原发性高血压,甚至40%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做很多事情。

       对于一部分已经产生了危险因素的个人,需要医疗机构先把问题查出来,然后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不让其发病。这需要重新调整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因此,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标准必须调整。在过去,只要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就算合格的医务人员,现在来看已经非常不合适。

      在慢病流行为主的年代,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重点慢病的防控知识,拥有这方面技能,并且在临床岗位上开展危险因素控制。

       我国卒中病人复发率高达27%,就是因为医院对卒中病人只治疗急性症状,之后病人就出院了,造成残疾的再康复治疗。但每个卒中病人都有多卒中风险,这次可能是出血,下次可能是缺血,下下次可能是房颤引发的中风。但是医生对其他危险因素从来不查,也不给予控制,所以很多病人出院不久就又回去了。

       这些都是医疗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一定要把医疗机构纳入慢病防控的体系之中。

       政策调整:这些医疗服务政府买单

      此外,我国目前现行的很多政策也需要改变。现在医疗机构大都属于自筹自治状态,医疗机构提供危险因素控制的服务无人买单。

       比如,吸烟是慢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但是医院开戒烟门诊的寥寥无几,有些开了不久就关门了。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经济支持、不赚钱。因此,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必须明确,而且公共卫生明确应由政府买单。

       现阶段我国推行分级诊疗,是医疗机构下一步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分级诊疗必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百姓都希望在家门口解决自己的疾病和保健问题,何必都受累跑到大医院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必须要求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下沉,但是在现有政策下,多数院长一定不愿意。因为专家走了,不能给医院赚钱,医院反而要支付专家费用,缺乏相关的长效机制。因此,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切费用,都应该由政府买单。

       改变相关政策,并从多个环节进行调成,才能够适应“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要求。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相关新闻       健康中国  王陇德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