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重要临床研究显示,如果可以好好控制血压,将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与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者相比,心脏病、中风、急性冠心病症候群、心脏衰竭、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就能减少约三分之一,死亡机率也可以下降近四分之一。
这项「血压收缩压介入治疗临床研究」(SPRINT)共招募9300多人,这些...
研究人员今天表示,世界各地因为高血压与吸菸等可避免的健康风险而死亡人数,自1990年来急遽增加了23%。
年轻人、中年人如果血压偏高,最好别喝咖啡。义大利最新研究发现,十八岁到四十五岁民众若有轻度高血压,喝咖啡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即使只是适度喝咖啡,出现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是一般人的三倍之多。
高血压影响认知功能。美国内科医师荷杰尔表示,高血压影响脑部血管的健康,自然会影响认知功能,也会增加病患的死亡率。然而高血压引起的认知功能退化可积极控制,减少危害。
高血压患者更要多注意睡眠时间长短,无论睡太多、睡太少都不好,都会增加中风风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晚上睡眠时间一旦少於五小时,或超过八小时,中风风险就会明显飙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第六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高血压患病率已由1958年的8.26%增至2014年的33.88%,56年飙升了3倍多。其中,城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12%,农村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6.12%,明显高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的29.6%。专家认为,这可能与该省地处较高纬度,受寒冷气候影响,并与高盐饮食、饮酒、吸烟和喜好食...
英国最新研究发现,适度晒晒太阳,或可帮助降血压,并减少心脏病、中风等风险。
10月28日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获悉,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和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联合启动的“对抗中风—控制H型高血压,我们在行动”上海市大型慢病防治公益项目将于11月1日起,在上海市黄浦区、杨浦区共21个社区筛查出4万名H型高血压患者,并实施为期3年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干预性治疗。
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经连续7年编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是1948年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周年纪念日。每年都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强调世界上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重点领域。
上海市卫生局组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医疗急救中心和市健康教育所等单位开展“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会加速中年患者大脑老化的进程。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网络版上。
一、高血的定义与概念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高血压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常常无症状,也称为“无声杀手”。
二、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全球高血压患者15亿,每年7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中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一、我国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9年的5.9%上升到2002年的18.8%,估计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病人。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大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构成的41%,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
健康生活比药物有效!研究指出,定期运动、维持正常体重、饮酒适度、多吃青菜,可以使罹患高血压的机率降低3分之2。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比科学家之前预期的还要大。根据科学家对2万人的研究,走路上班、限制一天只喝2杯酒,就可以显著降低罹患高血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