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方案
2020-5-15 6:56:20
国卫医函〔2020〕2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局)、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
随着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加,出院患者多层次、多类型的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工作,落实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我们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经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 民 政 部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5月1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方案
为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心脏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障碍,规范康复的操作技术及流程,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全面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一、呼吸功能障碍
(一)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喘息、胸闷,咳嗽咳痰无力,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降低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
(二)功能评估。1.症状评估:即改良的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价;2.活动耐力评估:即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评估;3.静态肺功能评估:即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4.动脉血气或无创脉氧饱和度评价:即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等评价患者的缺氧程度。
(三)康复治疗。
1.呼吸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含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技术)、呼吸模式训练(包括调整呼吸节奏、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呼吸肌力量训练、呼吸康复操(卧位、坐位及站立位系列运动)。
2.有氧运动:方式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踏车、划船等。建议从低强度开始,结合Borg自觉疲劳量表评分13-16分和改良Borg自觉疲劳量表气促评分≤5-6分,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每次运动20-60分钟,每周3-7次,循序渐进,逐步增大运动强度和时间。
3.氧疗:(1)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55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88%,应给予氧疗;(2)如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基础疾病者,氧疗指征为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或SpO2≤90%;(3)如运动中出现低氧血症或 SpO2≤88%,应给予补充氧疗,以保证运动中SpO2维持在95%。
4.ADL训练、康复宣教(如生活方式指导等)。
二、心脏功能障碍
(一)主要表现。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劳力呼吸困难,还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及心绞痛,多与活动有关。心率增快或减慢,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导致心功能障碍的原因与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脏的直接损伤有关,也可继发于新冠肺炎导致的肺功能障碍,以及重型、危重型患者长期卧床、制动所致的废用性功能减退。此外,还可与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关。
(二)功能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自身的条件,有条件者可采用CPET评估心脏功能,如无相应条件,可采用6MWT、台阶试验、代谢当量活动问卷等进行评估。同时应结合患者疾病临床情况,如原发病、基础疾病,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进行综合评定。
(三)康复治疗。基于心肺功能评估制定运动处方。
1.有氧运动:同呼吸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有氧运动内容。
2.肌力及肌耐力训练:方式有抗阻运动器械、哑铃、引体向上、俯卧撑及弹力带和弹力管等。根据患者的能力,以重复10-15次的负荷重量(10-15RM),Borg评分13-14分和改良Borg气促评分≤5-6分为宜。根据病情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华东公共卫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